作品相关 (20)(2 / 23)
能够拆穿。这样一来,事情最后的结果会如何,就又成了未知。
这个时候才露头,会不会太晚了?青衣女子面纱下的唇微微一笑:“诸位真是李大人的至交好友吗?”
“正是。”中年文士翩然点头,身后一阵附和声。
“那就奇怪了,既然诸位都是李大人的至交好友,对李大人和李公子的事情知之甚详,如果小女子真是冒认骗婚的,为何小女子刚出来时,众位都不做声,非要等到李大人被小女子质问得哑口无言时,才出来指证小女子呢?诸位果然是李大人的至交好友,的确好得很!”她刻意咬重了最后一句话的音,言外之意,是指这些人眼见李树杰情形不妙,这才出来替他作伪证。
既然大家都是冒充,那就看谁更能取信于人了!
青衣女子先声夺人,已经让周围观众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而在她的指控下,李树杰变成了屡屡耍赖,忘恩负义,出尔反尔的典型。再加上她理直气壮的质问,众人顿时信了大半,议论声嗡嗡而起。
中年文士见状不妙,勉强笑道:“在下刚才实在太过震惊,以为李兄瞒着我们给他儿子定下了婚事,所以没有做声。刚才听到李公子的生辰八字,这才确定,是姑娘弄错了,因此才出来作证。”
但这解释难免有些牵强,话音刚落,周围已经响起了阵阵嘘声。
“诸位觉得,你们的解释能够让众人相信吗?”青衣女子冷笑,即使隔着面纱,似乎也能感觉到她如电的目光,“我早说了,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想要证明很简单,只要派人到靖州取证便可。诸位既然言辞凿凿,认定李大人是无辜的,而我蓄意骗婚,那李大人和诸位可敢随我到刑部去,等待刑部的取证吗?”
“这……。”众人一时结舌,他们都能意识到这件事的关键。
只要一答应到靖州取证,这件事就算彻底搞砸了。
青衣女子微微抬头,面纱覆盖,遮掩住了表情,却依然透漏出一股不屑的神情:“诸位不敢吗?这就蹊跷了。诸位口口声声都在指责我骗婚,言之凿凿,但明明有如此简洁有力的证明方法,诸位却和李大人一样,不敢等待靖州的取证结果。小女子实在不明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她巧妙地引导着,将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他们不敢等待靖州取证上。
他们不敢,是因为只要拖延过去这段时间,这件事就再也没有任何作用,但看众人眼里,却难免觉得这些人做贼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