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一部绝对轰动一时的电影(8 / 13)
想把发出去的稿子截回来重写都已经晚了,纽约比洛杉矶还快3小时呢。
“它提供了一小些偷窥的快感,一点点贫穷的色-情味道,非常多的暴力。”3/4,凯尔-史密斯,《纽约邮报》
“壮观于它的人性、朴实的美和心脏骤停的紧迫。”3.5/4,乔-摩根斯顿,《华尔街日报》
最挑剔的影评人感到壮观,那些还未发稿的影评人感到松了一口气,没被叶惟整到!想想写的影评和他的相比比不过或者差太远,那随时会被那小子又弄一篇盘点文章出来……
要写得胜过他不是容易事,虾兵蟹将已经对付不了这只妖精了。还好影评界还是有众多的能人,有些早已全力以赴,而影片带来的震撼让一些影评家自然地长篇抒发满腔的感慨!
《纽约客》因为是宝琳-凯尔一脉下来的大本营,它颇有几分神圣地位,历来是一大影评重镇。这回出动的不是被点名过的最挑剔亚军安东尼-莱恩(44岁),而是大卫-丹比。63岁的老人家,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著名记者,1993年开始发表杂志影评,1998年初担任《纽约客》的专栏作家和影评人。
他是最会写影评的那些人的其中一位。
“这就是我们一直等待的:一部抓住你就不会放你走的艺术作品。”4/4
“非凡的独立电影”、“不可想象的”、“一系列震撼人心的对峙”、“让人无法喘息的完整故事”……这些是他的关键评语,但不只是这样。影迷们瞧得见冬骨的影评层次大致有三层:第一层讲述故事的本身和形容观感,第二层探索到关于欧扎克的地域困境、贫困问题、人物成长变迁等,第三层研究至它的女性主义。
能写到第三层的影评不多,许是受限于稿子字数,丹比也只是写了一小段:
【我们很担心芮,因为我们不知道故事将要走向哪个方向:黑社会行为是可预见的,多利们是深不可测的。我们期待着那个老女人能提供线索。她们保护着她们的肮脏、粗暴的男人,但她们了解如何在他们身边周旋。当她们不得不动手,她们就做清理罪恶痕迹的打手。芮是这卑鄙环境中唯一的希望。她不是那种最有趣的青少年,她更像一个英雄人物,比任何我们最近看到的花枝招展的电影英雄都更可信。在它的地盘中,完全非意识-形态的方式,《冬天的骨头》是影史中最伟大的女性主义作品之一。】
in-its-lived-in,pletely-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