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变化(3 / 5)
张晓娅跑了两圈,突然意识到“我该怎么办”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她心跳加速,汗水在额头形成细细的小珠。
“肯定不是王桥的想法,否则依着他的性格,肯定要说出来。”这是张晓娅的推断,有了这个推断,她心里又轻松,又失落,复杂得很。
吴立勤就站在篮球边上,看着如花一般美丽的女儿在篮球场边上跑步,心情也矛盾得很,既想女儿有一个好归宿,又担心遇人不淑,嫁到另外的家庭受苦。
吴立勤想着女儿和王桥的事情柔肠百转,另一个主人公王桥却完全蒙在鼓里,他整个心思还是放在工作上。主观上,他想做出些成绩,做出成绩是责任使然。同时也是走得更高更远的基础条件;客观上,作为城关镇镇长,就算你想偷懒,不去找事情做,事情都会如影随形找上你,让你无法躲避。
星期一。早上八点,王桥步行上班。刚到办公室门口,接到郭达电话:“刚才接到县委办通知,请王镇和宋书记于九点半钟到吉书记办公室。”王桥问:“具体是什么事情?”郭达道:“我问了,老唐不说,说你们到了就知道了。”
王桥赶紧上了楼,先去看宋鸿礼的办公室是否开门。
“你找我?”宋鸿礼提着包。出现在楼梯口。
王桥道:“吉书记让我们两人去谈话,是什么事啊?”
宋鸿礼道:“我也在琢磨此事,我们两个到吉书记办公室谈话,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突发事件。二是有重要安排。突发事件暂时可以排除,看来有重要安排。”
王桥道:“莫非谈青桥村六步议事规则?”
宋鸿礼道:“应该不是。”
三社公路顺利地结束了,目前就等着办理硬化手续,前期修路有集资款。算是第一阶段工程;后期硬化则是国家投入,算是第二阶段工程。
这一次青桥村六步议事规则在三社的实践算得上十分成功。公路修好以后。按照当初制定的规则,由选出的四位代表最后进行了工程验收和结算。整个资金使用情况是先用县里补助,再用村民资集,结果工程验收后结算后。集资款还剩余了44788.9元。乡政府按人平10元如数退还给了村民。三社公路建设的事例在青桥村甚至在整个城关镇的村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因为集资向来有去无回,只能追加,从来没有退回。虽然每人只拿到10元退款,却赢得了所有参加集资村民的信任。这一次修路是扯皮纠纷最少,工程质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