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中游(为新书求支持)(2 / 5)
老爷,可不就是曾有着“湖广总督张之洞,一品夫人赵凤昌”的赵凤昌。这虽然是一句戏语,但是足以看出赵凤昌对张之洞的重要性,对湖北新政的重要性。但是毕竟政坛黑暗,政敌多次攻讦,张之洞无奈最终只能罢黜赵凤昌,自此以后赵凤昌也就脱离了官府,退出了政坛。退出后的赵凤昌带着张氏的关系虽是布衣但是却一直活跃在沪上,其所居住的地方成为了一个关键的地方,不仅收集情报及内外信息,更是一个中转站,派往海外留学者的办事处。而赵凤昌本人则凭借其能力建立了广泛的中外人脉,其影响也越来越壮大,在沪上充当联络人的角色,于各方势力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不过现如今,这局势紧张之时,他却离开上海,重新回到了武昌,在许多人看来,这是赵凤昌“忠诚”的表现,毕竟此时,上海已经随两江一周拥戴新朝了。可谁也不曾想到的是,也就是这赵凤昌一手策动了湖北米价的高涨。
“不行,继续收,告诉他们,把米价推高到八千文……”
在掌柜们应声离开后,赵凤昌用毛笔在纸上书写着三字“唐子然”,想着当年其在船上的落魄,谁又能想到,现在他竟然会成为一国之君?
而他赵凤昌。
“子然啊,这次老兄我可是把这湖广几千万百姓的民心送给你了!”
什么是投名状,对袁世凯来说,他可以用满人的脑袋去做投名状,他可以杀尽杭州满城上下在册兵丁,以为投名,可对赵凤昌这位几乎等于张之洞“情报总管”的文人来说,他的投名状又是什么?
自然是要帮朝廷瓦解湖北的统治基础,能否为新朝之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聪明人,而赵凤昌正是那万千聪明人中的一员。
“等涨到八千文的时候,也就只差一件事了……”
又一次,赵凤昌拿起了桌上早已写就的稿子,对门外的亲仆说道。
“赵伊,你去把这个稿子给《湖广时报》送去……”
待一切吩咐妥当之后,赵凤昌的唇角一扬,得意之余他却又想到了香帅,心思不由的一沉,暗自思量道。
“香帅,对不住了……”
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必须要做出合适的选择,就像赵凤昌一样,虽说这些年他受益于张氏,可在这个时候,当看到形势越发有利于东北的时候,他便已经私下里同东北方面进行了接触,以为“报效”。
第二天,尽管在报纸上刊出了“米价暴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