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牯岭风云(为新书求支持)(2 / 5)
始大举土木于此兴建别墅。
在牯岭公司成立后,其随即打通了庐山与九江之间的第一条公路,闭塞的庐山从此敞开了一扇大门;他们顺着山势以石径铺就社区内的各条通道,形成道路网络;沿着长冲河呈轴线自然展开西洋式的自然园林,开辟步行路线;在平坦的河滩上种植大量的草坪和树林,让人们居住在风景之中;有章有法地修建了路灯,让山上的夜晚灯火通明;最重要的,他们编号的土地,也就是3.7亩的面积上,只盖一幢别墅,建筑密度控制在15%以下;最最重要的是,所有别墅不必统一式样。正因如此,这个地方就成了长江沿岸地区美丽的花园,这里的别墅也成为了世界建筑博物馆。
不过,相比于夏日里牯岭的热闹,十月底的牯岭却显得有些冷清——许多于此避暑的公司职员已经纷纷离开此地,前往沿江各地的工厂、矿场以及其它企业学校之中,不过虽是冷清,那座五年前开始建造的借鉴了西洋宫殿风格的“俱乐部”内,却显得极为热闹,此时,这栋堪称奢华的宫殿及其附属的两千余亩土地,已经在十数天前,悄无声息的从牯岭公司转让给了皇室,成为了皇家的未来消夏之地。
不过,对于其中的客人们来说,曾多次于此牯岭避暑的客人们来说,依然沉浸于宫殿式建筑的奢华之中,这座宫殿是刚刚建成的,也是第一次向外人展现其风采,甚至作为客人,他们并不清楚,这座宫殿已经不再是“牯岭俱乐部”,而是中国皇室的夏宫。
“陛下,现在我相信,至少在五年前,您就已经算到了今天的一切!”
置身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之中,朱尔典这位早在朝鲜便与唐浩然结识的驻华公使,语气中全是赞叹之意。尽管在他给伦敦的电报中宣称,中国的统一是偶然的,是战争中不可预料的偶然性之一,但现在,在获知这座宫殿已经成为皇家的夏宫之后,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的评价也许太早了。
“不!”
摇摇头,唐浩然看着朱尔典展颜一笑。
“十年前,早在十年前,我就看到了统一的必然,至于牯岭,相信我,这只是企业的意外之物。”
当年而北洋公司之所以会购买牯岭原因非常简单,当时的关内,各种疾病尤其是疟疾盛行,每到夏天,蚊虫尤其厉害,传染病四下泛滥,而北洋公司于关内经济投资以及合作,却使得他们向关内派出了数以千计的技术人员以及专家、学者。为了他们安全,天气一热,他们就要到凉爽地方去以躲开暑季的瘟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