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事业(6 / 7)
些回家食用。
当天就有几位会员,一下子高价买走了唐老爷子种的菜。
钱不钱的,几个老人钱倒不是计较这个,他们的一切用度都由国家提供,每个月都有足够的工资拿。但,这种亲手劳动的果实换来地收获,却让几个老人家特别高兴。
那时候,大山突然就有了一个主意。
数日前,脑海中曾经闪过地念想终于成形:鼓励农民种菜,大规模种菜,种绿色疏菜,提高附加值……
这样农民既可以不离开土地,又可以依靠土地实实在在的致富。至于销售渠道——
他可以成立一个专门地公司来做这个。
公司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雇用当地农民做菜农,而公司提供技术人员常驻指导,还有,每年技术人员统一培训。
嗯,在全国各地形成规模化的种殖基地,除了国内消化,还可以出口……
有了这个想法,大山心里欢喜,第二天便派人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国,这两年,蔬菜出口增长比例显著。
但是,却一直依靠低价位参与国际竞争。
而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产品绿色革命已经成为国际潮流,蔬菜方面,已经提出了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绿色食品的要求。
一位农学院的老专家告诉他:我国的蔬菜生产水平太落后,产品质量是影响我国蔬菜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其中,蔬菜产品农药残留是严重影响我国蔬菜质量的首要因素。而且国内出口的蔬菜包装简陋、装潢水平太低,达不消费国的要求,不能很好的与进口国文化及消费习惯相吻合,从而限制了出口贸易的发展……
大山仔细考虑后,认为这个行业大有可为。
他借鉴自己公司在服装经营上的成功,认为品牌化经营是个路子。
大山想,不能一味靠量大靠低价争夺市场,那和现在国内的服装出口不是一样?利润实在太低。蔬菜也要增强品牌意识才对,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名牌优势、出品优势。
有了这种优势,就有了经营国际化的基础。
产品方面,自家的农场,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有了好产品,就可以立足于现有的东亚市场,积极开发欧美市场,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
这两天大山都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