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2 / 2)
忠仆啊。[你觉得有我在他会有什么不好]
卫轩眼睛亮了,是啊。神医在自己身边呢。
[更重要的是你愿意效忠一个了解民生的明君,还是一个何不食之肉泥的昏君]
这不是很明显吗,卫轩不解。毕竟他不是教人的。
[不走天下,不融入百姓。他怎么知道百姓需要什么,这么治理。]
[全凭先生吩咐]卫轩表示连先生都在为自己小主子铺路,那自己也不能拖后腿。哪怕不知道该怎么办,但不妨碍自己向先生靠齐。
[那就准备好这附近的名人,学堂。]
[是]
[欸,等等。顺便叫你主子准备好学费]
卫轩囧这一张脸,表示那不是已经交了。
[那时学费,这是游学费。当然没有银子,药材什么的多多善意]
【最后那才是重点吧,好像有什么东西不见了】
那是崇敬啊~
但不管怎么样书院还是要去的。
---------私塾-------
是这样的城里两个私塾都是由几个寒门士子组建的,算是无法举孝廉的情况下,赖以维生的一种方法吧?
不过也正因为是寒门士子开设,所以书籍少得可怜,数来数去也就是《论语》、《诗经》、《春秋》、《尔雅》等几本书。
只是和自己那,刚刚开始接触《三字经》没多久的学生比起来,学识也算是不错的了,正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交流。
至于那个由几个世家联合开办的学堂,李达就没什么念想了。
那里不仅藏书丰富,而且教授的老师还是多年退休下来的官吏。教学水平姑且不说,但学识之渊博绝对不是自己可以比拟的。
对方学堂的规模就并非自己可以比拟的了,更别说自己根本没有私塾怎么去。尤其就读的都是各大世家的子弟,只怕也不屑和自己这些乡下人交流学问,而自己的学生还是王府子弟,关系重大还是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