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2入闱(2 / 4)
一名信徒 这样一來也就满足了参考条件 一旦中榜便可成为教会的神官 到那个时候不就等于在齐殿下帐内效命了吗 ”
黄承彦提出质疑 “可是你父亲的遗愿是让你入朝为官 而不是跑到教堂里去当什么神仆 ”
诸葛亮模仿出刚从栾奕那里学來的姿势晃了晃食指 借此表示否定 道:“伯父此言差矣 你难道不觉得 现在的教会就是未來的朝廷吗 ”
黄承彦一愣 是啊 圣母教里那几位高层 无论郭嘉也好、徐庶也罢 乃至毛玠、荀彧、荀攸、程昱、戏志才、贾诩……看起來在朝内并未担任三公九卿这等高职 只是任了些曹缘之类的副职
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 栾奕正把他们往高位接班人方向培养 等到改朝换代那一天 教会这帮人便可原封不动搬到朝堂上去 成为未來朝廷的核心
到那个时候 圣母教会就是朝堂 朝廷就是圣母教会 已经部分彼此了
黄承彦随即释然 同意了诸葛亮走科考路线出仕的请求
于是乎 在圣元十一年教会开科取士的考场上便出现了诸葛亮的身影
说起來 教会的考试录用体系乃是栾奕从满清科考制度中借鉴而來的 考试共分四级 参考者需先参加所在县城的考试 与县内同仁竞争 排名前五者视为秀才 随后于次年至所在郡的均治参加郡考 通过考核便是举人
秀才可以再去参加來年举行的州试 考核排名前二十者可得贡生称号 到济南参加四年一度的国考 也就是所谓的殿试
与后世科举制度不同的是 教会不单单招收男性神官 同样也招收女性神仆 可谓男女通吃 所以教会科考参考人员不仅有男性 也有女性 两者一视同仁 在同一考场答相同的考題 考后择优录取
这在21世纪的人看來 无可厚非 理所应当 毕竟在那个时代 中考、高考 大考小考 男女都是平等的 然而对于公元2世纪的汉人而言 男尊女卑的思想仍然稳固 在考场上若是被女子比下去无疑是件十分丢人的事情
然而 事实却是在历次考试中不乏才女面世 她们的成绩很多力压群雄(指雄性) 甚至位列榜首
在之前的三年时间里 在诸葛亮获得贡生身份过程中便遇到过这样的女子 州试中一女更是位列第二 紧随诸葛亮之后 这让诸葛亮震撼了好一阵子 常暗暗想:原來女子并非都是头发长见识短 其中竟也有人能有这般才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