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一波进攻(2 / 4)
灭,一个不留。难道他不知道吗?
大摇大摆的倭寇终于进入奋武营弩箭的射程,弩箭的射程比弓箭要远一些。
“弩手每人两箭,射完后退到弓手后面,弓手也是每人两箭,射完后操刀准备肉搏,骑兵做好准备,如果倭寇不退,准备冲击倭寇阵型,将倭寇分割出一部分,然后骑兵继续冲击倭寇,原先的弓弩手们肉搏,歼灭被分割出来的倭寇。”吴兵冷静地下达命令,然后由传令兵在战场传达,反正倭寇听不懂汉人的话,就是听懂了也没关系,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吴兵不会允许倭寇停下来商讨对策。
士兵们严阵以待,他们已经做好战斗的一切准备,随时准备将手中的箭射出去。
在传说中的倭寇面前,不少士兵还是很紧张的,没办法,他们是第一次上战场,对手又是让大明军队望风而逃、战斗力极为强悍的倭寇。
吴兵也是有点紧张,他不是害怕倭寇,他是千总,是奋武营的军官,在朱由检的政治学习中,他已经认识到马革裹尸,是军人最好的归宿。所以他不是担心自己死在战场上,只要他能成为李靖、卫青那样的军人,能为汉民族开疆守土,青史留名,死在战场上不可怕,他担心的是奋武营第一次上战场,士兵们在面对强悍的倭寇时,能否顶得住。
如果在大明的国土上,连区区两千倭寇都顶不住,还谈什么开疆守土?那真的只有马革裹尸才能对得住军人的身份了。
“第一队弩手放箭。”吴兵的声音不需要太大,前面三队只有一百五十名士兵,能够清晰地听到他的军令。
“嗖,嗖,嗖。”
一百五十支箭先后离开士兵的弩,向坦然而行的倭寇射去。
本来应该是齐射,但考虑到倭寇是纵队,太多的弩箭施展不开,就会发生许多弩箭射倒同一名倭寇的情况。弩箭的速度快,威力大,一箭就够了,如果射在倭寇的身体上,即使不死也是重伤,如果射在胳膊大腿上,倭寇暂时不会死去,但奋武营已经将他们团团围住,伤员是绝对不会漏网的,吴兵要尽可能的多杀伤对手,死不死没关系,自然有人给未死的倭寇补上一刀。所以一百五十支箭不是同时发射的,而是五十支箭一组,如果倭寇已经倒下,就没有必要再射,后面的箭要射向还没有倒下的倭寇。
“啪,啪,啪。”
前面的倭寇纷纷倒地,一箭穿心或者一箭封喉的情况极少,奋武营士兵的箭术还不能与建奴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