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销售狂潮(2 / 3)
起来,时间太短了,那厂子是一个月就能办好的?
消息很快传遍县城,甚至向周边的乡村扩散,棉布店一整天都在忙碌之中,五千匹棉布被一抢而空,吴石敏从厂里紧急调配一批棉布,保证店里没有缺货。晚上吴老爷拿着郝掌柜递过来的账本喜笑颜开,一天的净盈利超过了三百两,绝对的暴利啊,自己家族投入的资源少得可怜,回报可以说百分之五百的。这吕先生的大腿一定要抱牢,人家有后台、有资本、有技术,还有能力,以后肯定还有好处!
第二批三千台织布机、二十万枚纱锭,这样的规模在广东地区也算是大型企业,能够与自强媲美的棉纺织厂得说是上海机器织布局、湖北织布局,上海官商合办的华新织布新局等大厂。但其成本不能与自强相比,比如说上海机器织布局创始于1878年,经过十二年的努力,终于在1889年12月试车,因此自强的能力是超越时代的。
要不怎么说吴老爷英明呢,这会自强棉纺织厂正在基因人的指挥下扩建,有了之前的经验厂房建好后机器很快被运进来、调试好后即可开工。这回工人招收吴老爷下了大力气,自己的佃户多得很,刨地能挣几个钱?赶紧来厂里做工!好在广东接触西方早,商业意识浓厚,对打工经商并不排斥。
自强棉纺织厂火热建设,吕梁这边也没有停下,除了训练护卫队之外,第二个打算已经做好——他要把惠州所有的乡绅、大商人、官方全部拉进自己的工业圈子,打造一个牢固的基础,因此他决定拿出染色技术设备、钟表技术设备等轻工业技术设备,相信通过自强厂的表现和吴老爷的现身说法能够打动他们。自强厂崛起的时间太短,地方也算偏僻,还没有引起这个时代的大鳄的注意,吕梁要尽快的夯实基础,到时候拥有和那种大鳄对抗的本钱。
惠州的乡绅、商人和官员其实是一体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整个国家都是这样。吴老爷的事情其实都关注到了,派人查看一下,棉布果然来自他的工厂,不到三个月吴石敏是怎么做到的?这棉布已经铺满了惠州府,正在向其余地方扩张,到处都是自强棉布的身影,而且质量非常不错,价格比洋布都低,他吴石敏怎么建成的工厂?
正在疑惑时一个帖子分别送到了那些人的府上,约某某某几月几日到惠州大酒楼一叙,共商发财大计,吴石敏。
收到帖子的众乡绅不约而同的来到了董家的宅邸,这惠州除了吴家就是董家最有势力,而且都是以经营棉布生意为主。几个大老板先碰了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