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小毛奇的装甲哲学(2 / 4)
前购买的部分,战争开始后掺杂在华国商船里偷运进来的一部分。联军前线指挥官已经向英法两国高层严正要求检查华国商船,乃至于禁止华国商船进入同盟国的港口——当然不会断绝前往协约国的华国商船。不过这需要时间由外交官协商扯皮,在此之前德国的战斗机不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要超过联军。
最让人气愤的是当协约国向华国提出购买战斗机和坦克时,遭到了华国政府的拒绝,理由是华国也处于和美国、日本的战斗中,没有更多的产能向协约国出口。这坚定了协约国断绝华国前往德国商船的决心。
战争胜负不能寄托于别人身上,英国和法国都明白这一点,他们从总部位于纽约的军事研究委员会获得了不少先进技术,并用于航空发动机和坦克发动机上。军事技术在战争的催化下迅速成长,协约国正在试验更先进的飞机和坦克,不过先进武器的服役时间还需要一个过程,欧洲大陆上的局势却很难等到先进武器的服役。
攻占色当后小毛奇获得了数量不菲的油料和弹药等物资,总参谋部传来的继续进攻的命令让小毛奇信心大增,他向施利芬元帅保证,自己的装甲部队可以在三天内推进一百公里,彻底打乱联军部署,截断比利时境内英法联军的退路,当然前提是后勤运输能够跟上。
事实上限制小毛奇装甲部队的唯一条件就是后勤运输了,第一装甲军六百多辆坦克和第二装甲军五百多辆坦克需要的油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后勤部门需要通过卡车、托畜,经过崎岖的阿登森林,将宝贵的油料送到小毛奇手上。运输效率的地下将限制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总参谋部甚至安排了飞艇运输油料,但意义不大。
站在一辆刷着205数字的坦克前,车长隆美尔敲击着车体装甲,乐呵呵的嘴巴一直合不拢,不过边上没有人笑话他,因为包括204号车长戴维斯在内的大部分坦克兵都在欣赏着这些庞大的坦克。
在德国共有二百多辆华国产t01式坦克,之前的作战中小毛奇将其分散在各支部队里,效果并不明显,也加重了后勤补给的难度。于是攻占色当后小毛奇根据收集的意见,将所有的t01坦克汇集起来,组成四个重型坦克歼击营。比起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坦克,t01坦克算得上是重型坦克了,不然也不会让隆美尔、戴维斯等人如此兴奋,75毫米坦克炮、厚重的倾斜装甲、强大的发动机马力,简直就是完美的坦克——为什么我们德国不能生产这种坦克?原因很简单,发动机技术需要突破、工艺需要积累,即使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