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成长的对手(2 / 4)
用石油换取华国物资,大大节省了购买华国物资的开支。
一个秋明油田满足不了华国的胃口,她就像一个嗷嗷待哺的雏鸟,张着大嘴,吞噬父母送来的每一块骨头。吃不饱是华国对外扩张的原动力,华夏国土缺乏石油,缺乏优质铁矿,缺乏铜矿,缺乏太多太多的资源。于是他们将目光对准了国外,外面到处都是藏宝盆,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身体上最好的部分都扔在了国外。比如说澳大利亚,中亚,中东,印度,吕梁流着口水,在地图上划拉着,对手下们强调——这些地方都应该被华夏人占据,他们从历史记载上看原本就是华夏的国土!
对外扩张就需要士兵,需要武器,西方国家占据着那些丰饶的土地,怀中藏着宝藏的他们当然知道自己会受到觊觎。以前是因为西方国家强大,不用害怕殖民地被抢走,现在不同了,本土正在与邪恶的德意志帝国开战,大部分精力都被牵制在欧洲。而更加邪恶的华国不断向外界展示着肌肉和暴虐,他们将美国的势力赶出中太平洋,一举覆灭一个初级帝国——日本。这个国家甚至不进行外交上的欺骗和敷衍,闷声不说话,一副举起拳头锤下来的样子。
看看华国的士兵和他们的装备吧,几乎让人升不起抵抗的念头。好在英国等强国都拥有一个不错的性格特点,那就是骄傲,骄傲的人不会轻易举手投降。
首先是最基本的兵力,在英国各大殖民地,征兵活动如火如荼,几乎没有停歇。英国人用给当地势力更多的自主权,甚至战争之后的独立权诱惑他们,用丰厚的报酬吸引当地年轻人。于是数不清的殖民地平民成为英军的一员,精锐的加拿大军队和澳大利亚、新西兰军队装备最好,训练水平最高,也最有战斗力,是英国海外军团的主力。廓尔喀兵团等民风彪悍的军团战斗力次之,他们的装备一般,但作战勇猛无畏,一般都出自自然条件艰苦的地区。非洲黑大叔到印度黑三哥、东南亚黑小猴是第三等的军团,他们战斗力几乎为零,但人数最庞大,英国人为其装备了最差的武器、最少的弹药,期望这些人在战斗发生时成为不错的炮灰。
南亚和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是英国本土之外不错的工业基地,加拿大甚至能生产不少重工业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是本土工业的巨大补充。简单的步枪、刺刀、军装、弹药、水壶等等都可以在这些地区生产,英国人上百年殖民的成就在这一刻展现出巨大的底蕴,不但可以支撑国内的军事工业和扩军,还能武装海外几百万军队。
流亡英国的法国政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