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10 / 11)
梦!我和他待了整整一天,在海边散步,捡贝壳,吃墨鱼仔,逛书店。
谢谢花语,谢谢鸵鸟哥,谢谢大家,谢谢论坛,谢谢斑竹!
斑竹“千夏”也跟帖幽默了一把。
谢谢主办方,谢谢CCTV!
好吧,如果你们一定想要知道的话。关于我发的那个帖子,“鸵鸟哥”也自告奋勇了一把。他怕我当众回帖害羞,还给我发了一个论坛短信,把他的MSN告诉了我。
有人愿意充当使者,把我想让“柠檬”知道的这些一并告诉他。这个时候,我退却了。我忽然发觉,我埋怨他永远不会知道的这些,是不是真的就是我想让他知道的?抑或,他最应该知道这一切的时刻,已经永远过去了。
最后,我只是拜托“鸵鸟哥”去看看他,看看他过得好不好,并且把我找出来的《环境资源保护法》给他带去。已经足够了。
“鸵鸟哥”就是比尔。
比尔三十七岁,短发,半公分长的胡须,不到一米八,有些发胖。喜欢橙色、黄色、绿色的休闲装,大口袋的裤子,Nike篮球鞋——虽然他从不打篮球。他的外形看上去高挑,眼神却出奇的温和与静默。每次只要看着他的眼睛,我总会错觉他穿着一件黑色的衣裳。
他其实和我在同一幢办公楼里工作。他在底楼的魅影发廊,是发型创意总监之一,剪发单价两百四十元,买卡打折一百八十元。世界上凑巧的事情就是如此。
说起来,网络的力量真是神奇之至,无所不能。比如,苏亚这个案件其实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的推理就能破案,只要有网络。
五月十五日傍晚,苏亚的自杀遗言刚在论坛上一公布,就引来无数跟帖的劝说。等到五月十六日晚上,电视台夜间新闻和网络同步报道了苏亚的死讯,广大网民出于强烈的惋惜和不平,立刻开始了对Y和他后任女友的人肉搜索。线索,恐怕仅仅是Y曾是苏亚的同学。
就在五月二十五日傍晚六点二十五分,几乎是我和王小山在衣帽间里发现线索的同时,在苏亚“其实……我很介意”这个热帖的最新一页上,终于出现了张约和徐鸣之的详尽信息和照片。四天之后,张约和徐鸣之仓皇逃离上海,正是为了避开已经在公司、家宅附近出现的愤怒的网民。
所以说,有了网络,王小山即便没有我,用不了几天,他也能在这两个案件中发现关系,联想到刀片、毁容和苏亚。
我又想到,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