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奥运冠军香港行(2 / 4)
整个行程为期3天的“奥运精英汇香江”访问,行程包括以往最受香港市民欢迎的奥运冠军项目示范表演和大汇演。代表团抵港当晚将出席香港特首举行的酒会,以及特区民政事务局和港协暨奥委会的欢迎晚宴。
本来每次最受欢迎的是乒乓球、羽毛球、跳水和体操,但是因为朱天运的特殊,这次的最佳看点确实在朱天运身上,朱天运不光是整个华夏代表团获得奖牌最多的人,而且他跟香港的渊源实在是太深厚了,他曾经代表香港获得了2块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的金牌,基本上大部分的香港人对朱天运都有亲近的感觉,都把它当成自己人,所以可以预见朱天运的风头能把所有人都盖住。
交流是一方面,更让所有运动员关心的是,香港的企业阔绰,不光是有巨额的奖金,而且万一能够签订一个商业代言那就更好了,如果说所有人努力训练是为了国家荣誉,那么谁都不信。
奥运金牌值多少钱?从荣誉的角度而言,金牌无价。但从货币的角度,什么都可以折算成真金白银。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对于华夏的大多数奥运会冠军而言,夺金要趁早。过了这段“蜜月期”,除了孙阳、林单等寥寥数人之外,数十名奥运冠军中,能够成为商业**儿的往往凤毛麟角,多数奥运冠军在公众印象只是过眼云烟。根子何在?市场化、商业化的职业体育发展缓慢,奥运冠军多数为冷门体育项目,奥运会成为他们亮相的唯一舞台,一旦奥运会舞台的余光暗淡下去,他们也就鲜被人提及。
所以这一次每个人都抱着兴高采烈的心情去的,朱天运看着飞机上笑声一片的选手,心里不知道什么滋味。
过度关注奥运冠军的现金和实物奖励,这本身就说明华夏的竞技体育还没有从低层次走出。当年环法大赛七连冠的阿姆斯特朗,每年都会把环法大赛冠军的几十万美元奖金悉数分给队友,一方面军功章有队友的一半,更重要的是,每年他有上千万美元的广告收入,何必在乎那点奖金?华夏有过姚鸣,李呐,刘祥这样的广告代言大户,还有林单,孙阳这样的“掘金”能手,对于他们而言,金牌永远不会“贬值”,但毕竟还太少太少。大多数人都随着时间慢慢的被遗忘。
就这样,朱天运胡思乱想着飞机抵达了香港,朱天运不是田协培养的,所以对于这些人都只是认识,没有很深的交往,所以朱天运显得有些形单影只,其他人都三三两两的一起。
所有人都按着顺序下飞机,朱天运不想去抢,他准备晚点下去,外面已经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