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四海宦游人(11 / 14)
上赫赫有名的战役都留下这个年轻女子的身影。其中,永宁城之战、江南之战,与之并肩的就是莲锋。而丹霞大捷则是她和西山景晴少有一次联手。她和景晴的友谊也是在这场战斗后才浓烈起来,在此之前,对于这个“可以随意出入宫闱,帝王之信无人能及”的女子,她总有“敬而远之”的心情。
丹霞之战,凤章领大军与敌人在丹霞关对垒。景晴用江漪之计,带领两千人马翻越险峻的丹霞岭奇袭丹州州治,使得敌人仓惶分兵。江漪、凤章一日之中攻破丹霞关,追击敌军一百许里,直到丹州城下。此时丹州城上飘扬着的已经是邵庆的红纹朱雀旗。这一战后,邵庆西得膏腴之地的益州,向东打通了通往中州的门户。江漪也在这场战斗中真正认识到了西山景晴的军事才干,更看到这个巧笑嫣然的女子所拥有的惊人的坚韧之心。
与西山景晴建立了友谊,就意味着江漪真正能融入邵庆望族世家的圈子,尤其能更深入的接触到皇帝凤楚。在江漪看来,凤楚毫无疑问是一个“好君王”。她勤于政务,志向高远,对后宫的尺度也把握得恰到好处。统一安靖,仅此一点就足以让她名垂青史,但是再往后,她到底能“好”到什么程度,评判其实还未开始。对江漪来说,她更关心的是,作为一个臣子,在清渺稳定之后,她还能与凤楚并行多远。
清渺元年秋天,西山景晴受命为扶风大都督,出发前夕,江漪到侯府看望她,两人就此事有过彻夜长谈。景晴的评价是:“能共富贵,无非两点。君王豁达,臣子谨慎。”又说:“虽然不敢妄论将来,但是直到今日,我所认识的凤楚依然是一个心怀宽广的君主。至于未来,这也不是我们操心就能决定的。作为臣子,所能做的只有‘谨慎’。历来不能共富贵之主,君臣多半都有责任。臣子过骄,功高震主,君王就算是圣人,旷日持久也难免心生怨念。”
江漪问她:“西平侯所了解的凤楚,什么样的尺度才是臣子应该有的谨慎?”
当时景晴白了她一眼,却还是回答道:“比如现在,坊间均在歌咏我等开国功臣的故事,却是无碍的。坊间会歌咏,是因为我们是凤楚的臣子。所有这些故事,加于你我之上的传奇都是为了佐证凤楚是天下之共主。但是,若是哪一天,这一切脱离凤楚而存在,就是危险的时候了。”说这些话的西山景晴正是将自己的人生与凤楚紧密相连,除了收复扶风和之后的丹霞之战,她其余经历的重要战役都是与凤楚搭档。一个坚守城池,一个就领军出击;一个正面迎敌,一个就奇兵奔袭。她们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