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除夕(13 / 16)
蒙尘,都是天意外力,而且在此期间我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丢脸事,为什么要忌讳呢?难道世人还敢因我在陈泗做过几年婢女,就看轻我么?若是只论当下,我为清渺开国出生入死,每一份功勋都是刀尖上得来的。若是有些人就喜欢追本朔源,那我是孟国正亲王正出的女儿,皇家血脉。不管哪一种拿出来都足够唬人,是不是?”
庭秋叹了口气:“说来容易,但是不避当年耻,世间几人能够?新晋安国公,坊间也要将她上溯到文成贵胄去呢。”
“这花样也不是莲锋自己搞出来的,旁人主动贴金而已。”话虽这么说,她想想,莲锋虽没有给自己贴金,但是成名前的贫寒之事也不愿意人提起,若非如此,也不至于她的乡人从来没想到过那个纵横天下的“莲大将军”,就是村中那个二十远行的青年女子。相比较,江漪倒是从不避讳自己“异国人”的身份,还时不时那来自嘲一番。仅此一点,她就相信,在天下太平之后,江漪会比她那个至友走得更远。
两人也说起云门的事,庭秋说看到旌表陈泗人也颇为感慨,但是相比安靖人“人人赞节夫”,他们倒是唏嘘的多。每每想到云门慕十余年孤苦最后只得数月相聚,一场虚名,他们这些陈泗男儿们代入一想,就免不了一身冷汗,浑不觉有什么荣耀可言。
景晴笑道:“是不是推己及人,便觉得昔日苛求女子守节,是何等残忍之事?”
庭秋点点头:“确有此感。”
“所以,我常想,若是有更多的异国人能定居于清渺,尤其是进入内地,彼此交流,各自妥协。或许能从中孕育出一个更伟大的安靖。”顿了顿笑道:“至少沙场之上,我们已经觉得让男儿加入颇多好处。以往用兵,西珉不算,其他国家相对沙场时,我们总是避免短兵相接,近战之时也多依靠武器上的革新。现在让男儿上阵,力量上再不吃亏,行军布阵又多了许多自在。用兵如此,其他事情上当有同理。反之亦然。”
当年朝堂上议论,支持让男子做事的朝臣们是这样说的:“数百年动乱,人口锐减。若是男儿皆可用,平白就多了一倍可用之人,岂不是大好之事?”
韩庭秋则说,一年时光,他们这些陈泗人也变化许多。同坊的难民,已经有五成人家有妇人出来做事,而将幼龄女儿送去那个免费学堂的更多。至于男人们,也在能接纳他们的领域里努力养家糊口。有些妇人能干的家庭,男人已经安于做饭带孩子,日常遇见倒也不避讳,只是说起当年还有些伤感。同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