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羌笛(10 / 12)
要说入侵扶风,庐裘人怕也是不敢了。他们无非是想使点手段让景晴在扶风呆不下去,无力妨碍他们并吞陈泗。”
子樱皱眉道:“我朝频频用兵,此时重点应该是收复凌霜……庐裘担心的有点急了吧。”
江漪笑笑不语,心想子樱到底是离开官场久了,对形势把握不准。只要庐裘、西珉对陈泗内乱插手,清渺也必然会在党中分一杯羹。倘若国力不足,宁可延迟收复凌霜。毕竟,凌霜的收复是板上钉钉的事,无非时间。而清渺无论什么时候收复凌霜都是名正言顺的一件事。相反,陈泗这件事倒是稍纵即逝的机遇。两相比较,何者为重,是显而易见的。
发生在冰河关外的这桩大命案并没有改变江漪一行人的行程,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在箩云初的陪伴下检查了冰河关以及附属的几处烽火台的情况。又对着沙盘地图看了冰河关的整体防卫。
西山景晴镇守扶风后对边关的防卫方式作了重大改变,在此之前,西、北两关都是以散落的烽火台为主的监视防卫体系。也就是小队士兵镇守在散布于庞大边境线上的烽火台中,一旦观察到周边有敌人的动静就点燃烽火向后方示警。从文成中叶起,冰河等几个关留守士兵都不多,遇到敌人入侵,示警后即后撤到扈县、秦州等地拒守,等待大军抵达再行出战收复失土。景晴则将防卫的前线推进到了关口,她将原有的几个关建设成了真正的“关城”,每一处都驻扎千人以上,并允许百姓到关城内居住。同时,新建了大小七八座军堡,同样军民合用。这些军堡与关城连成一体,一处受到攻击,各地都可派出援军。在此生活的百姓依托军堡、关城,在周边开垦农田或者放牧牛羊。健壮的男女农闲时接受军事训练,或参与筑城,半民半兵,即补充了军粮,又能作为紧急时的兵员补充。这套系统极其庞大,照着她最初的构想,要新建二十余处军堡和两个大的关城,倘若全部完工,仅能容纳的百姓就达三五万人。扶风这些年的税收,以及朝廷拨下来的银两几乎都用于这些军事设施的修建。
冰河关的几座附属军堡是最先修的,每座相距二十余里,都选靠近河流湖泊又有险可守之地。江漪等花了两天时间将几处都仔细看了,修建的工艺无可挑剔,选址也恰到好处。箩云初说冰河关是模子,所以每一处地方都是大都督亲自踏勘,当下万事具备,就是百姓太少,当下只有冰河关中还住了些人,外头开垦了点田地。又说若非这里是要塞,不敢让异国人居住,要不然那些陈泗人,别人不想要,她是求之不得,来多少留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