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花信 (2)(2 / 3)
景晴没有出现援救这位曾与困境中来投的部署,她以让人震惊的冷漠来面对,甚至无视于其部署的血书求援。七月,关于景晴复国前的故事忽然在京城流传起来,可想而知,浓彩重墨的不会是如何卧薪尝胆,而是流亡陈泗时的“秘闻”。没多久,连朝房里都有官员们凑在一起咬耳朵,说类似于“听说没有,那个澄河侯在别国给人当过婢女”,再往后就有“听说没有,西山家那位逃亡的时候沦落到青楼中过……”
八月,西山景晴上书请求邵庆发兵“收复扶风”。她分析了扶风之战的机会,末了说:“惟有从外敌手中收复疆土,我邵庆才能得天下之人心;得天下之人心,即能为天下之共主。”
九月,凤楚令和亲王为行军大总管、西山景晴为行军总管,以莲锋等人为副将,集兵三万,出京城收复扶风。轰轰烈烈的扶风之战至此拉开帷幕。这个时候朝廷中的大多数人都不看好此仗,甚至有传言说这就是皇帝拿着数万将士的性命来给“失恋”中的西山侯解闷。这些议论一直到两个月后景晴、莲锋横扫扶风才彻底消散。出战扶风的大军中有一个临时调过来的军官,名唤璃琅,正是蒙冤下狱的琳素之女。
在大军离京的时候,走到十里亭,景晴忽然对担任侍卫的问书道:“不知奉墨在故乡可好。”
问书忙道:“要不,等得胜归来,七娘去把他寻回来?自从奉墨走了后,我就觉得谁都没他细致勤勉。”
景晴想了想摇头道:“今日这样,对他对我都是好事,莫要再去打扰他了。”
邵庆六十五年冬,锦苏玉被册封为玉宾,但是他始终没有得来凤楚的临幸。一年后,他的母亲入宫探望的时候,看着神色憔悴的儿子忍不住埋怨他不该拒绝皇帝的赐婚,放弃了西山当家主夫的大好姻缘来守着这个虚空的宾之位,还成了后宫和权贵间的笑话。苏玉惨笑道:“我若是答应了,当下就不惹人笑话了么?况且,她一个弃国来投的人,之前还被禁在宫中那么久,谁知道她的富贵能有几日,我做什么要拼着被人取笑去跟她?今日来看,的确是我瞎了眼,被人嘲笑也是活该。可在那时……其实,我也犹豫过许久,可还是决定冒一次险,胜则荣华可期;便是不成,也未必不能再得西山侯之心。我只是没想到,陛下竟是让我不得有一点点反悔的机会……”锦司教虽然文武双全,却从来不是多心机的人,听了这番话竟不知道对她这个儿子说什么。四年后,锦苏玉病逝于宫中。
邵庆六十五年冬,陷落于异族之手数年的扶风回归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