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人事几番新(1 / 4)
二零一零年元月,辽东省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决定》,至此,辽东省农业集体化改革正式拉开了一个新的篇章,据悉这份决议得到了全票通过,这也预示着辽东高层在一些焦点问题的观点上经过磨合渐渐趋向一致。
省督察局局长张劲光被批准列席会议并在修改的《辽东省委会议、议事规则、及会议管理制度》中将督察局一把手列席常委会作为制度贯彻,也代表着督察制度改革正在辽东深化下去。
而张劲光这个辽东官场的新贵是唐逸的老熟人,唐逸在安东时的《安东劳动曰报》副总编,笔名“求是”,后来历任《安东劳动曰报》总编、社长,《辽东时报》副总编,省委省政斧接待办主任,前不久调任省督察局局长。
一直用笔杆子针砭时弊的他任职省委省政斧接待办主任就颇令许多人费解,如今真相大白,在接待办的位子上不过是一个过渡,也是组织上的一种考察吧,毕竟笔杆子再犀利也不过是文章功夫,做实事来真格的,那就完全是两个概念。
会议结束,张劲光被工作人员领着,来到了唐逸的办公室。
省委书记的办公室,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种肃穆威严的气派,张劲光虽然一向以不惧权贵出名,但当迈步走入,心里却不由自主的惴惴起来。
“坐吧,怎么样,第一次旁听常委会议,感觉怎么样?”唐逸态度温和,做手势笑着示意张劲光坐到自己身边来。
“和想的完全不一样。”张劲光谨慎的回答,也小心的坐到了唐逸身边。他说的是心里话,真正参加了省委常委会议,才发现辽东最高权力中枢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神秘。
“你呀,我希望你的工作风格和笔锋一向犀利!”唐逸开门见山的说,这也是一种领导艺术,对于不同姓格的人有不同的谈话方式,张劲光算是一个新丁,最需要的就是给他信心。
“我明白。”张劲光点了点头,他很清楚督察局的工作姓质,主要是监督政斧机关公务人员的工作作风,说起来这个机构的设立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从党的传统来说,各级领导是人民公仆,从政斧角度来说,各种政斧机构更应该是服务于民,而需要另设机构来监督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风气,不能不说是咄咄怪事,但几千年封建传统以及明煮建设的人为破坏,使得这个特殊的时代出现了这种特殊的机构,几时这种机构再没有设置的必要,也就是我们的制度真正完善之时。
当然在现阶段下,张劲光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