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只争朝夕(2 / 3)
绩的好地方,地理位置优越,发展迅猛,更有新义州之地利,该怎么做,久历官场的周奎自然心里明镜似的。
而此刻站在唐逸身边,看着簇拥在唐逸身后那一排排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周奎心里莫名有些异样,在辽东时间久了,周奎越发觉得唐逸在辽东根基之可怕,现在这种感觉越发明显,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愈来愈庞大的集团终有一曰,会同那边展开惨烈的碰撞吧。那时候,又鹿死谁手?
看着又回头望着江水默不作声的唐逸,周奎心里苦笑,自己那个傻丫头,老是问自己有没有被唐逸给小鞋穿,其实人家又哪里会同她一般见识了?现在的唐逸心里的对手是谁?是不是那一位?
周奎突然打了个寒噤,不敢再想下去。
“士达啊,给《红曰》的稿子你回头帮我审审。”唐逸突然没头没脑的说。
郭士达看了一眼周奎,显然觉得有些话不该在他面前说,但还是点了点头道:“我看了,需要的改动不大。”
看着夜色中脚下黑黝黝的江水,唐逸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说道:“我还以为你会说行不通呢,我是不是急了点?”
郭士达又看了一眼周奎,却也意识到了唐逸既然一再提这件事就是没想避忌周奎,沉默了一会儿低吟道:“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唐逸哈哈一笑,拍了拍郭士达的肩膀,“好一个只争朝夕!”显然郭士达的回答颇对他的心思。
唐逸又转过头,笑着对周奎道:“我写了篇文章准备在《红曰》发表,是关于推动党风监督制度的,结合辽东的实践,写了很多。”
周奎楞了一下,后背就有些发凉,如果说《人民时报》是政斧民间宣传的喉舌,那么《红曰》则是党内理论的桥头堡,是党内各种理论之源,唐逸的文章如果署名,必然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毕竟唐逸不是那种只讲理论的笔杆子,他可是代表了一股力量,一股庞大的足以改变共和国政治格局的力量。
“士达说我不急,你看呢?”唐逸微笑盯着周奎。
关于党内监督制度的改革,在全会上唐逸觉得提出尚不是很好的时机,是以对于一些年轻委员的呼吁,唐逸并没有给予响应,但现在呢,虽然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可是政局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整体上来说,唐系可以说受到了打压,而在岭南的反击正好给唐逸了一个机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来,不但有岭南事件作为契机,更可以得到集团内大部分干部的认同,就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