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电影事业(二合一)(3 / 5)
已经切切实实的成为,人们在日常观影之中的一个重大的选择。本土制造,已经可以跟好莱坞作品,做直接的正面对抗了。
这不仅仅只是维度娱乐而已。
他们是先行者没错,暂时国内确实还没有任何一家能够与他们做到类似的程度的公司,这也没错。但是对于整个电影行业来说,这并不仅仅只是产生了一家强大的电影公司这么简单。
过去,在中国的电影行业,那是被好莱坞工业化生产的大片,给打得稀里哗啦的了。
偌大一个中国电影市场,那已经是整体票房体量,等同于北美、乃至于比北美更大的一个票仓。
但这个票仓之中,最赚钱的,仍然还是好莱坞的电影。
他们的作品,通过工业化的大投资制作,在视觉效果上,做到了其他的制作商们根本不可能企及的地位。除了好莱坞,没有哪个国家、地区的电影制作商,敢于投入近亿美元的成本,来打造一部电影。
不单单仅仅是中国而已,像是过去辉煌过的欧洲电影,现在只能靠着一些艺片、实验电影、先锋电影来苟延残喘;曾经的港片市场,已经没落成了小众,只活在一些人的情怀之中,偶尔能诈尸一下,也就靠情怀卖一波票钱了;被人吹上天的韩国电影,其也只是在一些现实题材、小投资的电影题材上,有比较良好的成绩
而放到中国电影,像是贴近人民生活的喜剧题材,这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市场制作唯有的一个题材类型,是可以赚钱的。之前,几乎大部分的大陆本土出产的电影巨星,都是喜剧出身。
徐政、黄博、王宝强、邓朝、沈腾
当然,偶尔还是能够出一些其他类型的电影,但不管其他任何类型,都难以在赚钱、投资收益比上,与这种本土喜剧题材相提并论。
中国现在的发展越来越好,真要说偷拍一些高投资、大规模的电影作品,那肯定是有人投得起的。但资本家不是慈善家,他们做这么大规模的投资,那是要看到收益的,能赚钱才会投。
我安安稳稳的砸个小成本喜剧片,用上点方言,来点屎尿屁的段子,了不得的下点本钱,请几个喜剧明星,就稳稳的能从市场上捞走一大笔钱,那为什么要吃饱了撑的,投下大几亿的资本,去砸什么国产商业大片?
而对于观众们来讲,长期以往,对国产片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一听到国产片,第一反应就是靠流量明星拉起来的劣质电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