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 / 5)
了态度,请黄一龄指教。
黄一龄笑说:“阿锦对书画的理论知识倒是了解的很多,也省得我多费口舌。
这些笔法问题只要回去多练习,用不了多久,阿锦就可以画出自己想画的事物。”
黎锦说:“多谢一龄。”
黄一龄又跟黎锦讨论了一些作诗方面的窍门,黎锦也把自己做出田园诗的灵感和契机一点都不藏私的讲给了他。
甚至他还另外写了自己那首耗费了很大精力,堆砌辞藻,但却被宋先生圈出很多修改地方的诗。
当然,这首诗黎锦也全都按照宋先生的要求修改了。
黄一龄看到后瞪大眼睛,赞不绝口:“原以为斗诗大会那首咏菊地诗已经是阿锦巅峰,后来又听到田园诗,如今再看这种律诗,每一首都让我无比惊艳。”
黎锦谦虚道:“一龄谬赞了。”
说完,他又说了作这首律诗的经历,黄一龄忍俊不禁,两人之间的感情很快就被拉近了。
最后黎锦主动掏腰包,请黄一龄去百食坊吃了饭,自己又买了两斤糖块,这才朝村里走去。
黄一龄回到家后,先把买来的八枚药丸呈给黄先生。
然后又把自己遇到黎锦的事情讲述了一遍。上次他就给黄先生说了,黎锦其实就是杏林堂那个小神医。
黄一龄说:“先生,等下次阿锦沐修,我请他来给您诊脉。”
黄秀才道:“你有心了。黎锦那首田园诗我也看了,做得很好,昨儿我还跟宋秀才通了气,得知那首诗完完全全出自黎锦之手,他没有动过一字一句。”
黄秀才捋了捋胡须:“黎锦此人年纪十八,明年参加童生试也才十九,如果他八股文写的不错,那案首很有可能就是他。
你跟他交好,也多学学人家的勤勉,别整天光知道画画。”
黄一龄苦着脸答应了。他也没有光知道画画,其实画画也算减压的方式之一。
尚在村子里的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大哥每次来镇上必定给他带母亲做的新衣服或者手帕,偶尔还有专门给他炖的排骨。
虽然家人不说,但黄一龄知道,全家人都希望自己这次可以高中。
未及弱冠的秀才,在这个偏僻的镇子上那就是天才一般的存在!
可黄一龄也知道自己的实力,许子帆和周祺两个人也各有千秋,他们第一回 都没中,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