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2 / 4)
基础的,这才让他们母子二人在宫里日子好过许多。
因着这样的出身,七皇子的外家对外甥能否成为下任皇帝也不甚在意,他们只求自家姑娘和外甥,在波云诡谲的皇宫里平平安安。
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态度,让当今对梅妃和她所出的七皇子又高看了一眼。
梅妃本来还在担心,等过几年,当今的年纪渐大,皇子们都长大成人了,先皇时期,诸皇子夺位的惨烈情况会再次出现,万一她的小七儿也被牵连进去了,可怎么是好?她可就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她还想让小七儿替她养老送终呢。
如今可好了,小七被送去了海国公的学堂里念书,几乎等于告诉了天下人,徒小七已经与大位无缘了,小命终于安全了,梅妃悬着的心放下来了。
多年以后,当梅妃成为这个王朝的皇太后,再回想起此时的想法,只能感叹一句,到底还是太年轻啊!
当今这番选继位者的操作,虽然风、骚无比,大大出呼了所有人的意料,细一想,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这种操作,在他之后的皇位更迭中,却是保留了下来,皇帝,昭瑞亲王,海国公,这铁三角的关系也一直延续了下来,最终成了大晋政权中的一道风景线。
当然,此时的三位当事人,对他们这小小举动将会引起的后果,还一无所知,此时的他们,还在为当今如同儿戏一般的选人方式腹诽不已。
不管外界对“知行学堂”如何评价,在林陌的努力下,这所学堂依旧是一步一步的成长了起来,学堂教育的好处也慢慢的显露了出来。
皇族和勋贵人家的子弟入“知行学堂”的越来越多,直到后来,科举制度改革,四书五经已经不再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迳了,人们才知道,原来早在这个时候,当今就已经在为科举,以及选官制度的改革布局了。心喜的有之,后悔的有之,总之,学校教育开始在大晋的土地上,遍地开花。
皇族和勋贵人家的子弟入“知行学堂”的越来越多,直到后来,科举制度改革,四书五经已经不再是步入仕途的唯一途迳了,人们才知道,原来早在这个时候,当今就已经在为科举,以及选官制度的改革布局了。心喜的有之,后悔的有之,总之,学校教育开始在大晋的土地上,遍地开花。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行学堂”的学子们纷纷毕业,走上社会,或是步入官场,受到重用,政绩斐然;或参军入伍,统领将士,卫国杀敌;或是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