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和离(1 / 3)
沈皎看着自己话落后, 似乎被镇住了, 没有任何反应的刘王氏, 也并不着急, 只是坐在那里静静地品着茶, 等着刘王氏自己的决断。
和离在本朝, 或者是在之前都是存在的。但是和离的对象却是不一样的,无论是之前还是现在,能够和离的女子, 绝大多数都是家中背景及其深厚的人。其中, 是因为女子与丈夫关系出现问题而和离的并不占多少,而且这类女子的家世就算是不比男子高, 但也最起码是持平的状态, 这样的女子才会有底气提出和离。
另外一类和离的夫妻, 却是因为家族选择的结果,因为政见不同,放弃原本的联姻,让原本的夫妻和离, 这类情况在现在的大齐要比前者多出许多。
但是无论是哪种原因的和离,都需要女子自己有强大的毅力, 能够承受住外面的流言蜚语,能够独自承担生活的压力。
前面的两种和离的范例,在刘王氏身上并不适用。因为前两者, 无论怎么说,女子的家世都基本上是非常不错的, 基本上不是富家商户,就是达官显贵。这类人的婚姻充满了变数,和离也是有的,并不稀奇。但是贫民百姓的和离却是从未听过的,也基本上没有出现过。现在的贫民之家,只有休妻的,哪里有和离的。甚至很多百姓,对于和离二字从未听说过。
对于一个社会现像来说,只存在于上层阶级的现像,只能称为特例,只有深入到平民百姓中去,才能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像,才能让这种思想在大众心中生根发芽。
而且,她想要的不仅是刘王氏的和离,还有更多。
和离自前唐便存在,当时和离的案子虽不多,但是也有不少。男子写下《放妻书》,会写清楚财产的分割,子女的分割,还有协商记过。但是在子女方面,往往都是归属男方,这一点到今日也不曾改变。
“和离?”许久,刘王氏才反应过来,对着沈皎疑惑地问道:“和离一事,民妇之前听父亲说过,父亲是个秀才,与民妇说说过前朝一对夫妻和离的事情。”正是因为她的父亲是个秀才,所以她才会有些嫁妆,被刘家人所觊觎。这些年随着她父亲的离世,她在刘家的生活才会越来越艰难。
“你知道正好,省得我让阿新给你解释了。”沈皎听后笑了笑,问道:“你意下如何?”
“民妇自己已经到了这个地步,等到刘家人出狱,民妇也不会有好日子过,和离对于民妇来说,却是条出路。但是……”说道这,刘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