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二十章 孟氏慧娘推脱献艺淮王世子托辞邂逅(二) (1)(8 / 23)
地说:“不过,我想我们也一样可以合作,因为合作的基础是利益,我们有共同的利益。而且,事实上我们已经合作过了。”
“合作过了?”
“是的,氏族谱重修了十年,还是一点进展也没有,这其间姐姐也没少出力吧。”
“原来有淮北王府参与?怪不得有时我已经觉得完全没有希望了,却总又峰回路转,竟是这样?”
十年前,发展起来的小士族和新兴的庶族就提出重修士族谱,而且得到了皇上的赞同。而立场正相反的以孟崔卢为首的大士族完全落了下风,特别在对舆论影响最大的孟家置身事外后,崔大夫人与卢家、陆家等等虽然一直在努力,但已经不抱太多的信心了。
但是,每到他们已经无力回天的时候,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帮助从天而降,于是重氏族谱的争议过了十年还是在争议中。
原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淮北王府在背后有所动作,可见淮北在京城的力量远远地超过了自己的认识。于是卢七娘更坚定了信心,“王妃,从今天起崔氏就效忠于淮北王府了,京城中的事情都可以交给我办。”
这一次司马十七郎回到京城,最根本的目标其实是获得人心。京畿之地,正是受朝廷影响最大,也是最忠心于朝廷的一片土地,欲使民心归附,展示淮北的成绩是一方面,得到世家大族的认可也是非常重要的。
崔家是第一个明确投靠过来的大世家,可以说卢七娘的政治眼光确实很好,行动确实果决。
“很好,”卢八娘笑道:“王爷和我从不会亏待为他做事的人。”
☆、第百二十一章 表明态度崔家投靠攀附权贵卢九献女(二)
接下来卢氏两姐妹谈得越发融洽,卢七娘重新拾起刚刚的话题,“如果当年我们在卢府时就能这样亲密,也许朝局的形势都会与现在不同吧。”
淮北王妃似乎也很赞成,“谁知道呢?也许吧。”
卢七娘倒还真地眯着眼睛想起了当年的事,出嫁前的光阴一直是她心中最美好的回忆,“我记得有一次,王妃、我,还有九娘,我们一起在花园里赏花,那天的玉簪花开得真好……”
“噢,是吗?”卢八娘倒是有些模糊了,她对于卢府花园里最深的印象是司马十七郎突然扑向自己,当时气忿的心态还那样清晰,可是之后呢,就都是甜蜜的回忆了,他在茶楼向自己求婚,还有新婚的种种……她的眼光也迷离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