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宣麻拜相(6 / 9)
才入官场的新丁十分友好,允许他们君、相二人相持,魏国却不肯闲着,不时骚扰边境。此时的虞朝早非吴下阿蒙,张鸿飞、周锜之外,又陆续有年轻将领崭露头角。而北疆兵士久经沙场,也打出了经验。将有了、兵有了,就差点辎重就能反击了。
谢麟当然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直接写信给了连山,让他挑动将士。又写信给王经,让他留意。王经是一个很会站队的人,接到谢麟的书信,二话没说,写了一份声情并茂的请愿表,不提国恨家仇,不提建功立业,只有一人中心——历年以来,被魏国掠为奴婢的百姓不知凡几,咱们不得去解救一下吗?
有了王经的带动,将士们日也上书、夜也上书,请求反击,一雪前耻,为战死的同袍、为枉死的百姓复仇。
此时距前张鸿飞初次告捷已过去七年了,皇帝一直不同意加税,朝野一片歌功颂德之声,丞相竟被这物议辖制得不能动弹。王丞相是主战派,为了战争加点税,有何不可?才一提,便被弹章给淹了。叶宁见状,也只能缩了回来。到得此时,他算是看明白了,这绝对是皇帝的阴谋!却苦于情势,不能说出口来。
叶宁也不是省油的灯,指使着门生参了襄阳侯一本,罪名是——兼并!襄阳侯莫名其妙挨了一本,一看是叶宁的门生参的,急急忙忙跑到了谢府,他不找谢麟,却找程素素哭诉:“夫人!夫人!叶相公这是要做什么呀?我们一家这么老实,一片赤诚可昭日月呀!”
他也不提自己是不是兼并了——显然是真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事情在兼并之外,不是吗?他得先知道,自己这队,没站错吧?
襄阳侯的面子是不能不给的,程素素劝慰道:“稍安勿躁,此事必有说法。”'
襄阳侯有这一句话便不再纠缠,抹抹眼泪,开始絮絮叨叨地说着自己的不容易。儿女这么多,还都活下来了,怎么让儿女衣食无忧就成了一个大难题云云。程素素耐心地听他哭诉完,才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您回府之后,也不必与别人诉苦,那样反倒容易激起事端。”
功利一点的,就该让襄阳府往各处姻亲那里哭诉一回,谁家没点非法兼并的破事?闹得人心惶惶的,叶宁就成了扮黑脸的那一个,这个时候皇帝再提他的“权宜之计”,岂不很容易就收获一批没有坚定立场、只有坚定利益的支持者?
可惜叶宁是谢麟的亲舅舅,还是个好舅舅。程素素只好先压下襄阳侯,一面盼着皇帝赶紧想办法让叶宁休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