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6章 人才难求(2 / 4)
5%甚至更高。”云非不敢保证的太高。
他知道,后世有很多私人小工厂,合格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在后世竞争无比惨烈的机械加工市场上,如果合格率低,光是材料费就够那些小老板们头痛,所以他们会想尽千方百计地保证合格率,以降低生产成本。
九十年代初,整个国家充满机会,整个机械加工行业根本就没有什么竞争压力。所有很多的私人工厂根本就没有在乎这些问题,再过几年,市场逐渐饱和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机械工厂的成立,竞争日益激烈,将会有一大批的中小型企业在惨烈的竞争中倒下,如果现在不做改变,庆丰机械会首当其冲!
既然王庆丰给自己每个月一千八的高薪,士为知己者死,云非即使对于管理方面并不熟悉,也只能逼着自己挠着头皮去努力回忆自己原来上班了快十年的工厂的组织结构以及各种管理制度。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么?自己原来所在的那家小型国企,虽然效益不好,但是在竞争无比惨烈的时代还能够不改制,不被收购,更没破产,不能不说没有道理。
这十多万字的手稿,大部分是他原来说在工厂的各种管理制度,还有一些他在网上看到的得到众多网友推荐的内容,一小部分就是他自己的写出来的东西了。
经过与王庆丰好几天的商量,沟通,最后,庆丰机械厂的各大只能部门建立了起来。
人事部、财务部、业务部这本身就存在的部门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技术部、质量部、生产管理部这三个部门也成立了起来。不过这三个新成立的部门,也都只是建立了一个框架,每个部门有了一个办公室,人却是几乎没有。
私人工厂不像国企那样,管理队伍有可能比工人队伍还庞大。这也是无数的国企倒闭的原因。
在私人工厂里面,往往一个人会当成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用。而王庆丰的庆丰机械,除了业务部有着足够的人手之外,其它部门几乎是不足员的。
财务部倒是有也就只有一个会计。却也仅仅是负责算工人工资,发工资的事情。收货款的这样的业务,大多数都是被王庆丰以及他的秘书给兼职了。而人事部,同样只有一个天天坐在办公室里面看杂志的陈洁。
在这几个部门成立之前,云非就要求王庆丰想办法招人。王庆丰天天带着自己的小秘张瑞广州深圳瞎逛。由于这年头人才市场并没有发展到二十年后那样的地步,在加上这个时代是数个职位竞争一个人才,而不是后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