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闽南盗圣(2 / 3)
都习惯了,所有人都认为我是在编故事。不管你们相不相信我说的话,今天我还是要一吐为快”。
“不不,老人家,我们相信你说的都是真的。你看看这个”姚俊一边说着,一边翻开床头的背包,从里面取出一本书,正是我看过的那本《闽南盗圣史志》。
“老人家你看,我一直都对闽南盗圣充满景仰,这本书里面所记载的盗墓事件我都已经烂熟于心了”。
沈继秋看了一眼姚俊手里的《闽南盗圣史志》,哈哈哈大笑了几声:“年轻人,你可真是有心啊,这本书我也看过,都是写书的人道听途说来的,不可信。一会儿你送我回家,我给你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盗圣史志”。
我终于忍不住开口问戚继秋:“老人家,从您刚才的话来看,您应该对青云山上这座南平王大墓很了解?”
戚继秋抬头瞟了我一眼:“不错。我为什么会住在这里?因为我也一直在研究这座南平王大墓。当年我爷爷带着我父亲来到青云山上,试图打开这座大墓。可是在打盗洞的时候都遭遇到了不测,再也没能出来。后来我哥哥也曾经试图找到当年的盗洞,要把我爷爷和我父亲的尸骨找回来,可是他也没能下得山来。我住在山下,就是想着有一天要掘开这座吃人的鬼墓,把我们沈家的盗圣字号刻在拓跋青云的棺椁盖上”。
原来,这神婆沈继秋也一直在打着这座青云山南平王大墓的主意。
“这青云山原本并不叫青云山。北魏南平王拓跋青云因战功被授南院大王封号,作为鲜卑统治集团南下扫荡中原的先锋。因其治地就在南平城,所以更多的人将其称为南平王。当时的南平城,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村镇。当时鲜卑人的文明程度毕竟远不及中原人那么高,他们攻城略地的目的就是为了扩充奴隶的数量,掠夺更多的粮食和财富,他们对中原人的城池和宫殿不屑一顾。这个南平王圈地放牧围山狩猎的传统思想同样根深蒂固。他一眼就是看中了青云山麓林木葱茂,地肥草嫩,正好适合围猎放牧,就把他的行营大帐建在了青云山下的南平镇。经过几年的经营建设,建成了一座规模不大的南平城。虽然南平规模不大,但是因为这个南平王极其骁勇,手底下又兵强马壮,十几年间没人敢对河东地区兵戈相向。以致大同以南的河东地区成了各族流民的避难安身之所。南平城人口骤增,商市繁华,成为当时北方最为富庶的城池,拓跋青云连年向远在洛阳的朝廷输送无以数计的牲口、粮食、奴隶、金银布帛,魏孝武帝拓跋宏对其大加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