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蛇变(3 / 4)
在瓜子的坚持下,我用探针一点一点撬开了堵在门洞里的石墙。当石墙被打通的刹那,一股刺鼻的臊臭和腥气迎面扑来……这回我差点就吐出来了;可是穆图却没有呕吐。穆图跟在瓜子后面,钻进了狭窄的券门里面。
门洞里面果然另有玄机:里面有一个庞大的无底洞穴;在黑洞的底部,能够隐约看见一个模糊的丘岛。一条狭窄的阶梯被凌空架起,一直延伸到洞底的岛邱之上!
瓜子兴奋的说到:“天呐,那就是水底之城哎!为什么这蛇湖里面没有水呀?蛇湖的水上哪去了呀?不管那么多了,咱们快去水底之城看看……”瓜子三步并作两步,兴奋的朝下面跑去……我和穆图互相看了看,只好无奈的跟了过去。
我真的很奇怪:瓜子看见了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如此兴奋?
我和穆图只走到一半的时候,瓜子已经跑到了那座孤零零的丘岛上面。
当我们来到这座丘岛上的时候才发现:这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岛邱——而是一座由牡蛎礁形成的礁岛!
牡蛎是一种非常有个性的水生动物:在水文环境适宜的水域,任何一只牡蛎只要遇到坚硬的东西,尤其是礁石,就会将其视作母体,像生根一样扎在礁石上面,从此再不离开那块母体……直到生命终结!
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其它浮游在周围的牡蛎也会凑过来,把附着在礁石上的那一只牡蛎当做“母体”紧紧的扎在那只母体牡蛎上面……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牡蛎接二连三的附着在体积越来越大的“母体”上面,长年累月、经久不息,成千上万活着的牡蛎附着在已经死掉的牡蛎身上……在水底形成一块块体积硕大的“礁石”;不断膨胀的“礁石”渐渐的成了一座活着的礁岛——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牡蛎礁岛邱。地质科考人员曾经在天津滨海区域,发现了四条牡蛎礁岛带,最低成的牡蛎距今已有数十万年之久、而最上面的牡蛎距今只有四五千年……
一般的牡蛎礁当中,最大的牡蛎个体也就二十几公分的长度,十几公分的直径;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牡蛎礁,最小的牡蛎个体也有成年猪仔那么大;最大的个体,长度超过了两米,直径至少有五十公分……这么大的牡蛎个体,都是闻所未闻的罕见异种!
这座牡蛎礁形成的丘岛刚好露在水面之外,在岛邱的四周是一小潭死水!在这座小岛之上,居然还有一座用石头垒砌而成的城池;城池规模虽然不很大,但是从城墙本身就能够看出它异常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