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疑案(2 / 15)
军展开大规模攻势。清怀庆总兵金玉和几乎全军覆没,府治沁阳县被大顺军重重围困,危在旦夕。
接到沁阳的求救报告,警觉的多尔衮发现情况不妙。李自成既不是坚不可摧,也绝非不堪一击。所谓的敌人,原来还有一档叫做“死缠烂打”。多尔衮原以为,李自成的大顺军已成强弩之末、惊弓之鸟,只会龟缩在西安附近,等着阿济格前来收拾残局。没想到,李自成凭借一群残兵败将、散兵游勇,竟然还敢在中原搞“逆袭”,这问题就比较大了!
一个小小的怀庆府,为什么会引发清军统一策略的重大调整呢?
如果清军继续执行原定作战方案,已经“打了鸡血”(完成兵力集结)的李自成完全可能趁阿济格尚未到达西安、多铎已经南下的空隙,横扫河南、山东,威逼京师,再给多灾多难的北京来一次“城头变换大王旗”!
清军虽然不是豆腐捏的,但这个推断并非危言耸听。清军兵力有限,如果不是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明军的倒戈,多尔衮要统一全国,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阿济格、多铎带走的部队,基本上是清军的全部家当。
绝大部分主力都出远门了,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必然兵力空虚、防守薄弱。如果李自成率大军前来,凭借不久前的统治基础,轻而易举便能让黄河流域短期内易主。
大顺军一旦“重出江湖”,占据堪称“天下中枢”的河南、山东,清军将陷入完全被动的局面:
——西线,从大漠钻出来的阿济格风尘仆仆,可以顺利拿下同样空虚的西安。但是,南面的张献忠已经在四川站稳了脚跟,即便他打死不出剑门关,清军也不得不防。
——南线,多铎南下与弘光政权的几十万军队交火,北面又是风头正劲的大顺军,多铎大军就成了一支与北京失去联系、面临南北夹击的孤军。
形势一旦对清军不利,难保吴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这些靠叛变起家的“投机分子”再叛一次,捞取“光复江山”的政治资本。
在“出头鸟”大顺军的率领下,如果弘光政权、张献忠还有清军身边的“投机分子”蜂拥而上痛打落水狗,原意是想揽江山入怀的两只臂膀,将被打成自顾不暇的“残肢断臂”,北京的多尔衮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卷起铺盖回东北老家。
悲哀!臭棋!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多尔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