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湮灭(1 / 15)
多尔衮的大手笔
“活雷锋”李自成终究没有能够撑多久,再说就弘光政权这副德行,撑得再久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弘光元年(1645年)正月十八日,清军攻陷西安。多铎接到了多尔衮的命令,于二月二十四日抵达河南府,准备重启南下的征程。
此时,李自成经潼关战役后损失惨重,一路溃败,率残部钻了山沟,阿济格的大军已经到位,有的是时间跟他们耗。凭李自成残存的实力,能不能保条命还得看阿济格的智商,想再来一次“逆袭”?等下辈子吧!
西北、中原已无后顾之忧,西南的张献忠暂时可以忽略不计,让他自己先闹腾几年。“轻装上阵”的多尔衮重新谋划了旨在彻底剿灭弘光政权的大手笔。
跟上一次相比,清军的兵力显然要充足得多,多尔衮的大手笔,实际上就是一套中、西、东“三管齐下”的南下作战方案。
中路由豫王多铎指挥,从河南府出发,夺取归德府(今河南商丘)、泗州(今江苏盱眙县北)后渡过淮河南下,攻占“督师”史可法驻守的扬州,再挥师渡江,直指南京,接着分兵攻占太平府(今安徽当涂)、芜湖,扫清南京外围之敌。弘光军队防守此线的主要是刚失去主将的“高家军”、刘良佐和黄得功等部。
西路由英王阿济格指挥,从西安出发,跟在李自成残部的屁股后面追击,顺势夺取襄阳,进逼武昌、九江,与多铎的中路军在南直隶西部(今安徽)会师。防守此线的弘光军队主要是左良玉部。
东路兵力较少,由刚在正月间代替肃王豪格驻防山东的固山额真准塔率领,先占领徐州,再沿大运河水陆并进,夺取宿迁、淮安、通州(今江苏南通),直逼长江以北地区,在侧翼掩护多铎大军的进攻。弘光军队防守此线的是刘泽清部。
三路大军中,阿济格的西路军还在陕西、河南、湖北交界地区钻山沟,一路上还要追缴李自成残部,前进速度比较迟缓;准塔的东路军需要时间集结,能有多少兵力也不好说;唯独多铎的中路军兵力最强,进攻速度最快,对南京的威胁也最大。
多尔衮认为,随着多铎的主力大军一路凯歌高进,江南必然传檄而定。但是,战局瞬息万变,并没有完全按照多尔衮的预想发展。
当然,并不是多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而是最具杀伤力的中路大军尚未离开河南,南京方面就已经方寸大乱!
多尔衮怎么也想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