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困境(13 / 15)
的军队就能分两路北上,一路经仙霞关进入浙江,一路经杉关进入江西。
且不说夏万亨、曾亨应能否撑到明年开春,就算按计划行事,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朱聿键解决:钱!郑芝龙声称,以福建、两广的税赋收入,应付二十万军队的日常开支都捉襟见肘,更不要说出去打仗了。
郑芝龙比划了半天,其实只有一句话:没钱,打个屁的仗?
朱聿键也不是傻子,郑芝龙表面上哭穷,背地里不知捞了多少外财。郑芝龙耍心眼,朱聿键也耍无赖:反正枪杆子在你手里,钱袋子也在你手里,自己看着办吧!
经不住朱聿键和群臣的反复督促,郑芝龙只得装模作样地兵分两路出福建北上。一路由郑鸿逵率领,出仙霞关向衢州、严州一带运动,接应张国维、方国安的鲁监国军队。一路由郑彩率领,出杉关进入江西,接应建昌的夏万亨和抚州的曾亨应。
可是,两支大军浩浩荡荡出闽,刚到边境关口就不走了。为了封锁消息,防止文臣弹劾,郑鸿逵索性关闭仙霞关,不准文臣出入。郑彩没这个心眼,任凭监军张家玉屡次督促,始终按兵不动,反而频繁向朝廷讨要粮饷。
得知清军前来镇压,郑彩闻风而逃,一路退至福建境内,坐视建昌、抚州的义师遭清军剿灭。朱聿键气得七窍生烟,当即削去郑彩的爵位。
隆武二年(1646年)正月,郑鸿逵的部将黄克辉从浙江不战而退,朱聿键降了郑鸿逵的职,对郑氏集团彻底失去信心。
其实,首辅黄道周比朱聿键更早地看出了郑氏兄弟不靠谱。“朝班之争”后饱受弹劾的黄道周决意离开福州,于隆武元年(1645年)七月二十二日,率领临时拼凑的三千人北出福建,联络衢州、徽州(今安徽歙县)等地的义师。
郑芝龙倒是比较“大方”,拨付一个月的粮饷,将黄道周打发出境。
作为文臣,黄道周忠勇可嘉,但军事才能确实相当差劲。作为东林党人,黄道周又有自视清高的毛病,经常以人废言,不能广开言路。
当时,一个叫施琅的人也跟着黄道周一起北上。如果大家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对施琅这个人物应该不会陌生。没错,黄道周手下的这个施琅,就是三十八年后为清朝统一台湾立下汗马功劳的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大将军。
此时的施琅还只是一名小官吏,但很有谋略天赋。他认为,黄道周率领三千“乌合之众”进入“敌占区”,无异于以卵击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