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惊变(1 / 16)
难缠的对手
清军占领广州后,李成栋率主力乘胜西进,意图一举剿灭永历政权,佟养甲则坐镇广东,收拾残局。
广东不是被占领了吗?还有什么残局可收拾?两个方面:
第一,广东总共有十府,除了已经占领的潮州、惠州、广州,李成栋向西攻占的肇庆,还有韶州、南雄、廉州(今广西合浦)、雷州、高州(今广东茂名)、琼州(今海南琼山)六府掌握在南明军队的手里。
第二,清军占领广州速度太快(主要是为了抢时间),虽然一路攻占府县,但没有来得及扫清隐蔽在乡野的抗清势力。
隆武二年(1646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佟养甲派副将张道瀛、阎可义从广州出发,会同韶州总兵叶成恩率军北上,于二十九日在英德击溃南明陈课、童以振部,占领韶州。次年正月初七,叶成恩率部进抵南雄,南明守军不战而降,广东北部二府沦陷。
在南线,李成栋占领肇庆后,亲率主力西进梧州的同时,派出一部兵力往西南方向运动,伺机夺取高州、廉州等地。到正月二十三日,这股清军先后占领高州、雷州、廉州,南明“高雷廉琼”巡抚洪大擢乘船渡过琼州海峡,退守琼州。四月初,佟养甲派阎可义率水师渡海,进抵琼州,洪大擢逃走。至此,广东十府全部沦陷。
李成栋到广西追击朱由榔,佟养甲在广东扩地盘,两人忙得不亦乐乎,没想到后院竟然起火了。从永历元年(1647年)二月起,陈邦彦、张家玉、陈子壮在广东先后组织义师抗清,史称“岭南三忠”。
对于一路凯歌高奏的李成栋、佟养甲而言,这才是难缠的对手。
率先举起义旗的是躲在高明山中的陈邦彦。
陈邦彦(1603~1647),字令斌,广东顺德人,隆武元年(1645年)广东乡试举人。弘光建政时,在家乡设馆讲学的陈邦彦精心撰写了数万言的《中兴政要》,只身前往南京进呈弘光皇帝,结果被朱由崧讥讽为“褐衣徒步一迂儒”。
隆武建政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朱聿键读到了被朱由崧当做废纸的《中兴政要》,对作者的才学大加赏识,力邀陈邦彦入闽,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隆武皇帝遇难后,陈邦彦南撤至广东。
朱由榔监国,苏观生委派陈邦彦作为“广东系”官员的“使者”,前往肇庆“劝进”。苏观生拥立朱聿鐭之后,朱由榔又委托比较正直的陈邦彦回广州劝说苏观生不要瞎胡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