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巫医峒(1)(2 / 5)
黑尸从棺材里面跃起来,它们舞动着双臂作为船桨,黑棺在它们的驱动之下,很快便追到我们的身后。
我和胡工坐在床尾,我们俩哪里敢想象孙地王竟然能这么驱使悬崖上的黑棺,更不能想到孙地王还能驱使黑棺里面的古尸。古尸们奋力划动,似乎想占领我们的船。
这些古尸面孔干瘪,皮肤黝黑,五官已经被腐化,周身爬满了蛆虫,恶心无比。孙地王对我们喊道:“白药师,你的兄弟在我手里,你自己看着办吧!我知道你们已经拿到‘饕餮残骸’,那玩意是属于我的,谁也夺不走!”
他这么一说,我回头看了白药师一眼,白药师只顾开船,完全不理会孙地王。我正想说什么,河道上面又冒出来两艘大船,一艘挂着巨川集团的旗帜,另一艘则站满了人。大船靠近之后,我看到巨川集团的船上站着“九尾”毛尖、阿日娜等人,另一艘船上居然是“独臂”铁蛮,而在他的身后,除了“蜘蛛”彭花,森美莎他们竟然也在上面。
“这一次死定了。”胡工仰天长叹。
“看来还会有别的驮尸人出现。”我话音刚落,追着我们的三艘大船后面隐隐约约地又出现了几条船影。
“前面……出事了……出事了!前有狼后有虎,这一次是死定了。”胡工着急地大叫起来。我看向我们的船头,前面竟然有无数的船逆流而上,这是要把我们困在铁棺峡吗?我们好不容易才拿到“饕餮残骸”,这么一来,我总算知道为什么“十八地狱尸”会被视为最难得的十八具古尸了。
“居然是逆流行棺。”船头的阿真说了一句。
“逆流行棺?”我向前面遥遥看去,之前我认为的一艘一艘的船只,竟然是一具又一具的船棺!
船棺最早在四川境内被发现,这是战国至西汉前期巴蜀民族的下葬风俗,多为楠木制成。尸体和随葬品放置在中部“舱”中,上有木盖。船棺葬分露天葬和土葬两种。船棺露天葬流行于东南部古越人所在地,主要在福建及江西的武夷山区。福建崇安武夷山的船棺是独木舟形,史称“架壑船棺”、“仙船”、“舟船”等,曾流行于商周至西汉年间。这种船棺分底、盖两部分,均由整段木头刳成,上下套合。底部为船棺的主体,中为长方形盛尸处,盖作半圆形,内部刳空如船篷状。
除了四川、重庆、福建、江西等地,其他地区也有这种葬法。如湖北称“敝艇”,湖南称“船”,广西称“沉香船”、“仙人舟”等等。当然除了中国之外,东南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