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山上的日子(2 / 13)
地。营地非常小,在4300米海拔的一个山坡上,上下都非常陡峭,山体如削。
每年入海尼拉克采矿的矿队都非常少,一只手都数得过来,而且都是清一色的维族人。这支队的矿主叫司迪克.塞地,是个刚30岁左右的维族小伙子,勉强会说汉语,长篇大论的话,要靠阿西木翻译,他的队员一共二十人,都只会说维语。
那块大玉石已经挖出来,塞地他们花了几天时间,小心的把周围的岩石泥沙撬松,把石头完整的挖了出来,但是还留在原地,因为运下来不容易。
高平江和辛涛仔细询问,原来海尼拉克矿脉在4700米海拔处,但是这块玉并不在矿脉那发现的,而是他们在往返矿脉和营地的半路上,一个队员忽然要小便,偶然发现的,就那么孤零零的一块。
“羊脂白,大约150公斤。”塞地说。
此刻已经太晚了,于是大家安营,说好明天早晨一起去看玉。
跟杜玫他们一起到达的驼夫们,留下食物燃料炸药得种种供给,去下一个营地。
晚上两队人马在一起吃了一顿手抓羊肉,杜玫发现这里矿队的气氛跟阿拉玛斯和塞都库拉木完全不一样,在前面两处,矿主就是矿主,雇工就是雇工,在这里矿主不像老板,倒更像一个领头的队长,原来塞地跟他的队员过去都是附近村子的农民,都是多年的朋友。
阿西木告诉杜玫他们,上海尼拉克的矿队,如果没有极大的聚合力,根本不会上来,上来也无法坚持。队员彼此间都非常有感情,矿主必须能服众,因为在整个采矿过程中,条件太艰苦,不管有没挖到矿,大家都会不停的想下山,矿主需要不断的给大家打气.......
高平江苦笑了一下,暗地里跟其他几个说:我给别人打气,谁给我打气?
第二天,大家随塞地上山,看见了那块150公斤的大石头,约有7-80公分长,保持着岩石的所有尖锐棱角,凹凸不平,像是刚从山体上开裂下来,一侧有一点糖色的外皮,整块石头完全没风化的痕迹,应该是一脱离山体就被掩埋了。
张子淳跟高平江两人掏出手电筒,仔仔细细的查看了一遍,确实是上等羊脂白玉,两人对视着点点头。
“多少钱?”张子淳问。
塞地马上说:“500万。”这是他们挖出玉石后,队员反复商量的报价。
高平江跟张子淳又对视了一眼,产地开价也就只能这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