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4章 一人当有一人之业(3 / 6)
公司时间也不短了,你们怎么看待研发和营销支出比?”
10分钟后,四人全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两人认为研发重于营销,两人认为营销与研发并重。
点点头,不做任何评判,沈雅安接着提问:“你们都有留学经历,以你们看,为什么美国的创新力强于欧洲和国内?”
呃……
如果说上一个问题里藏着绕不开的陷阱,这个问题对四人来说几乎等于送分题了。
哈佛毕业的女硕士抢先回答:“因为美国更包容失败。我读书时,多次听人说起过硅谷流行的一句话——‘快失败,早失败,常失败!’在美国,在硅谷,一个人失败了,破产了,通常不代表终结,而是代表重生,多数创业者会把失败视为前进路上排雷,把失败和破产看作创业路上的一场必经仪式,正是有这种不怕犯错、包容失败的观念和大环境,才有源源不断的成功创新。”
另一个在美国留过学的男生接过话头:“多数人只看到硅谷创业成功者的风光,没看到失败的95%。失败的95%中有多少人没有灰心丧气,没有一蹶不振,还能继续留在圈子里不被其他人看轻嘲笑,还能继续找到投资实践他的idea,这个留存率是硅谷最厉害的地方。反观欧洲和国内,因为文化和制度差异巨大,欧洲和国内的创业失败者遭受的惩罚更重,往往面对经济和精神双重打击,更别提国内对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于从根儿上浇灭了创业者的创新积极性。”
男生说完,另一个女生开口说:“我认为除了制度,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影响更大。比如说,国人从古至今都喜欢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而欧美侧重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点在名著里体现的非常明显。还有就是美国人的思维往往更加客观理性,而国人则喜欢感情用事,容易陷在里子、面子和小聪明里出不来。”
一番讨论过后,吃了几口东西,边学道忽然开口:“你们觉得美国人和欧洲人聪明在何处?”
这个问题有点大,可是必须要回答。
还是哈佛女硕士先回答:“我觉得美国人的聪明在于用聪明的回报方式调动创新积极性。”
嗯……这个回答紧扣前一个问题,很是巧妙,更妙的是她只回答美国,给另外三人留了回答空间,避免自己太出风头被孤立。
接着,另一个男生回答:“我觉得英国的聪明在于用聪明的制度保护先进生产力的利益。”
另一个女生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