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以命相搏(4 / 9)
因他轻信信件而斥责与他。
父王绝不会信库泉王叔会在铁矿一事上作怪,库泉自从在自己的领地里发现铁矿之后,处理起来很是小心,就怕自己势力过大,引起突厥王的不快。
铁矿对于突厥来说非常重要,突厥物品贫瘠,资源类的东西都需要与外国交换或是掠夺。
库泉发现铁矿之后,便自觉的将铁矿一半的收益作为贡品,上贡给了朝廷。而且每年都会将他那一半铁矿的利用明细写一个清单,全部呈至突厥王。
那个清单,赫连郁是看过的,巨细无遗,几乎是把每一厘铁的来龙去脉都写的清清楚楚,这种情况之下,库泉是没有机会再分出一部分铁去锻造兵器的。
突厥王也不会相信自己信任的弟弟会做出这样的事情,突厥王不相信,但收到这封信的赫连郁却对库泉一直都是有疑心的,虽然这封信的来路不明,赫连郁还是选择半信半疑一次。
既然半信半疑,那就要去自行查验,只有查验才会找出真正的答案。赫连郁自行去查探了此事,不过本来也不需他费多少心思,信中指明了库泉运送铁料进山的路,还让他在六月十七这一日在那条路上等待,只要他去了,必定有意料不到的收获。
很像是一个陷阱,但却是一个让他不得不前去赴约的陷阱,因为陷阱投下的诱饵太过丰美。赫连郁有一种感觉,若是他不去,必定得懊悔终生。
于是,欣然前往。
结果算很不错,他真的按照信中所说等到了库泉的人马慌张的运送铁料,也完全意识到了库泉一直以来精心在父王面前演绎的伪善形象。
赫连郁为了不冤枉库泉,还独自涉陷进了一回洪水肆虐的白云山,那个时候洪水已经稍微有些减退了,但是山中无人,赫连郁很轻松的就找到了所谓以活人生祭的炼剑池,那池子还存在一些痕迹,比如池底深陷着没有被火焰完全吞噬的人骨,因为时间太长,那些人骨已经完全嵌进了池子里,与炼剑池成为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所以才得以在洪水流经之后还保留了下来。
那巨大炼剑池再往前走几步,便是一个巨型锻造兵器的场所,在洪水奔腾之后,那些锻造兵器的工具和铁料已经被冲走的差不多了,但还是存在着一些痕迹,痕迹没有太多,却足够赫连郁分辨出来这里曾经锻造过无数的兵器,而那炼剑池里也消融埋葬了无数的生命。
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和信中所述的一模一样,赫连郁就是不想相信,眼前的一切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