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最后一战(5 / 7)
最主要的原因是,萧衡昭阴了他,萧衡昭将当初萧远谋害宣和帝萧宁的事情直接宣扬了出去,逼得萧远不得不采取了措施,顾不上考虑太多的兴兵。
当年萧衡昭的父亲被萧远谋害,随后萧远篡夺了皇位的这件事,萧衡昭一直心知肚明,但是因为年代久远,一点儿的证据都难以寻获。所以萧衡昭只是知道真相,但是却并没有证据,也不知道萧远实施谋杀的过程。
虽然没有证据,但是大部分的老百姓哪里需要亲眼看到证据,传言是怎么传的,他们就怎么信。只要传言传的神乎其神,就不怕此事没有人相信。
而且这件事可以让人相信的余地太大,当年萧远继位的事情本就疑点重重,从来没有过皇帝会放着自己的儿子不传位,却将皇位拱手送于弟弟的事情发生。除非是弟夺兄位,其他的解释,再怎么解释都透露着不对劲儿的感觉。
人心总是如此,儿子肯定比弟弟更亲,谁都想自己的后代继承帝位,没有人会愿意将自己的东西送于他人,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亲弟弟。
虽然同时萧衡昭的地位也变得奥妙了起来,因为当初萧衡昭之所以能当大乾的太子,便是十岁的他捧着一卷宣和帝亲笔所书的为新帝赐封太子的圣旨,确立了自己的大乾太子之位,也是这一份圣旨,合理化了当时萧远的继位。
现在既然说萧远是谋杀了宣和帝才坐上了皇帝之位,那这份圣旨肯定是假的。不过好在宣和帝只有萧衡昭一个儿子,就算圣旨是假的,传位也只能传给他一个人。所以传言流行起来之后,关于这份圣旨倒是没有多少人提及。
兴许这圣旨是忠心的臣子为了扶持宣和帝的儿子继位而设下的权宜之计呢?
谁都能知道,若是当初的萧衡昭没有接下这太子之位,大乾的江山肯定早就换了一支继承,哪里还能顾及到宣和帝的子孙。所以这圣旨兴许就是当年某一个臣子的计谋,只是为了护幼主夺得太子之位,积累下势力,以待来日和萧远决战。
再者说,大乾的百姓就是看着敬纯皇后的面子上,都难以对她的儿子萧衡昭多加挑剔。
那个女人,当年轻飘飘落入大乾百姓的生活,从此之后,便再也没能从百姓的心里离开。
那位美丽而高贵的皇后,以她的聪慧和玲珑心肠泽被苍生,无论再过去多少年,她的身姿都永远傲然的留在大乾百姓的心中,无法湮灭,也无法被忘却。
萧衡昭这里的传言以一种很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