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遗诏,登基大典(3 / 6)
龙泉宫外每天都是黑压压地跪满了妃嫔美人、皇子皇孙、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等着建兴帝随时都有可能的驾崩。
直到这个时候,建兴帝才终于认命,拟出了迟迟不出的传位诏书。
但按照祖制,传位遗诏要等到皇帝驾崩之后才能拿出来宣读。由建兴帝身边的苗公公持诏书,当着皇室宗亲文武百官所有人的面,将诏书封于匣内,高悬乾清宫匾额之后,等建兴帝驾崩后取出,昭告天下。
不过,建兴帝拟这份诏书拟得十分及时。正月二十四的凌晨,也就是建兴帝刚刚拟出诏书的第二天,龙泉宫内就传出了建兴帝驾崩的消息。
礼部早就已经将一应事宜准备完毕。建兴帝驾崩当天,大殓之后,将梓宫停在乾清官,但凡有品级的贵族官员,全部从乾清门鱼贯入皇宫吊唁,行三叩九拜之礼,焚烧冥器冥钱。权贵百官即日开始斋戒,斋戒期满后,官员不准作乐,禁止丧服嫁娶活动。在京的军民百姓要在二十七天内摘冠缨、服素缟,不准祈祷和报祭,一月内不准嫁娶,一百天内不准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准屠宰。自大丧之日始,各寺、观鸣钟三万次。
丧葬流程并无之特殊之处,建兴帝驾崩的第二天,是颁布遗诏的时候,这才是众人真正紧张的时刻。
正月二十五上午,一身缟素的皇室宗亲和文武百官全体跪于乾清宫大门前的广场上,苗公公一脸凝重的正色,从乾清宫匾额后面取下被封起来的传位遗诏,恭恭敬敬地裁封开匣,捧出圣旨。庆王和太子两派所有人的心脏一下子都悬了起来。
苗公公开始宣读遗诏:“……庆王皇八子谢逸司,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最后一个字读完,庆王一派的众人大喜过望,太子一派则是大惊失色。
虽然太子刚刚被建兴帝处罚过,但众人大多数还是认为太子的赢面更大些,因为庆王有一个背着大不敬罪名的母妃和谋逆造反的同胞兄弟,背景出身实在是太差。而太子的生母孟皇后是建兴帝唯一动过真正感情的女人,即便建兴帝不是很欣赏太子本人,但这储君的位置二十多年来都从未动摇过。
建兴帝最终竟然会传位给庆王,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
当即就有太子一派的朝臣提出异议,苗公公把遗诏交给朝中十数位重臣一一过目,验证真伪,遗诏确认无误,的确是建兴帝的亲笔字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