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唱什么戏(2 / 4)
去后,雍正最最信任的不是十六十七,也不是弘历弘昼兄弟,而是张廷玉。
张廷玉虽然是吏部尚书,不过,由于满官吏部尚书的强势。再加上有十七爷这个王爷在,张廷玉更多的还是随侍在雍正身边。
“臣不好。”张廷玉一向不渗和皇子之间的纷争,也没偏帮一边。因此雍正自然是最最信任他了。
“朕允你。”
张廷玉看了看雍正便道,“臣以为,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参奏淳亲王,一来,嫉妒淳亲王少年高位的,二来自然也有人为因素。”
张廷玉一向信奉的便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怎么可能把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告诉雍正的,反正便挑些雍正本来就知道。明面上的事儿提。
“哦,你倒是哪些人为因素?”雍正自然知道自己的臣下是个什么性子的。这也是他会重用的一个原因。
张廷玉想了想,心翼翼的道。“臣以为,倘若宁远大将军在西北的话,淳亲王确实不适合在西北,舅甥二人军功过重,手中掌握的重兵不仅有西北的四十万大军,还有淳亲王福晋娘家的一些,这或者就是一些人此次上奏的目的。”
张廷玉在雍正身边时间最长,自然明白雍正的心事,可以张廷玉完全是提在了关键之上。
虽然西北五十万雄师是分别在三人手中,中军是弘昼,东军在弘皎,西军在宁远。
不过,倘若再加上瓜尔佳氏家族在福建所握的二十万水师,确实让雍正不得不防。
哪怕雍正是不会相信弘昼反自己,宁远反自己,不过,他们的关系确实让雍正表示很忧心。
毕竟二比一,谁都会选,更何况,弘皎的兄长弘墩关系也和弘历弘昼一直不错,弘昼成为媒介,把大权全部集结起来,他们一家总共掌握了大清近七十万的兵力。
大清总共有多少兵力,别人不知道,雍正哪会不知道的。
真握在了一起,哪怕是强势如雍正的,也只有等死的份了。
雍正笑了笑,果然张廷玉是最最了解自己的,便道,“那爱卿有何高见?”
“圣上早有决断,臣不敢妄议。”
到了第三日,雍正便接连下了几道圣旨。
第一,降弘昼为淳郡王,并且调回京城。
第二,宁远升任为中路大军大将军,弘皎调往西军,至于弘皎空下的东军则由弘昀接任。
这个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