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 掌权(3 / 4)
兵力,就是把交州给治理好,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这样有了交州的例子,其他地方的百姓有了对比,他们日后想要夺权,坐上那个位子就要容易些。
百姓是不在乎谁当皇帝的,他们在乎的,还是自己能不能过上安稳日子,能不能吃饱穿暖,免于挨饿受冻,孩子能不能有个好前程。这是最朴实也最单纯的愿望,他们要求得不多,然而很多人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
书院太少了,一般人根本进不去,很多人一生都无法识字,自然也不能有好的前程。后世里识字很重要,在这个重视读书人的古代,识字就更重要了。
安东华和商锦秀,就是想在交州多修建一些书院,让普通人家的孩子也能进去念书识字。同时,把善堂发展起来,就算不能让保证每个百姓都能吃饱穿暖,至少能让更多的人免于饿死。
商锦秀从郑家搜刮了不少东西,后来郑家出了事,那些媳妇们的私库都被查抄了,她和安东华就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一部分银子用来养兵,一部分作为善堂的善款,还有一部分,则是作为建立书的经费。剩下的,安东华直接归入了交州的公账上,存入库里,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郑家藏了不少珍贵的药材,以及一些古董珍玩宝石,这些东西,安东华挑选了一些直接归入了王府私库,其中就包括那对千年老山参。
建立书院的告示一早就贴遍了整个交州,交州虽然民风剽悍,有志的读书人却一点不少。曾经,这些人郁郁不得志,如今一听到安东华要建立书院的消息,便都包袱款款投奔而去了。
这件事商锦秀并没有过多掺合,她只是给出了一些建议,便丢开手不管了,让安东华全权处理。安东华手底下本就有一干谋士,郑家覆灭后,又有不少人投奔而来,他能用的人更多了。
安东华便从手底下的人里,挑选出专人负责这件事。而他自己,平时要处理的事情其实一点都不少。以前他并没有真正掌控交州实权,虽是交州王,实际上就是个挂名王爷,一个摆设而已。
郑家不买他的账,平时也都随便拿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故意糊弄他,真正重要的根本不让他插手。如今却不同,他掌控了实权,每天要烦心的事就多了,再加上他又是想做出一番成绩的,底下的人便也都认真起来,不是这里要修路,就是那里要造河。
这些人也奸猾,郑家败了,他们都猜到安东华手里有不少银子,自然可着劲折腾,半点不担心安东华拿不出银子来。偏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