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2 / 12)
他们的汗王曾带着哈敦(王妃)一同入京觐见。我记得很清楚,哈敦头上虽也是两个牛角饰物,但正中是镶着皮毛的翻檐尖顶帽,不是这样的平顶帽子。而且上身仿佛是对襟坎肩,袍子下摆也没这么宽松。”
漠北蒙古喀尔喀部,虽与大清交好,但独立于大清之外,首领称为汗王。与之对应,汗王的妻子便是哈敦。
容温这样一说,樱晓也想起来了,不免疑惑。
桃知见状,插话道,“依奴才看,额驸送来的这套衣袍饰物,没准儿是多年前,科尔沁还未受满人影响时,时兴的衣饰样式。”
“记得奴才初入宫在慈宁宫当差时,曾有幸见过苏麻喇姑珍藏的蒙古衣饰,样式古朴粗简,牛角头饰远不如现在的精巧漂亮,与这相差无几。”
苏麻喇姑是太皇太后从科尔沁部陪嫁来的侍女,生性聪慧,心灵手巧。
大清开国之初,衣冠式样皆是她钻研过满、蒙、汉服饰后,主持制定的。她本就是科尔沁人,手里存有多年前的科尔沁衣饰倒是常事。
容温觉得桃知的话有几分道理。
因蒙古世代游牧草原,牛羊动物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所以,许多部落的衣饰中,都难免透着对动物的崇拜与敬重,蒙古贵族妇人们大同小异的牛角头饰便是最好的例子。
班第送她一件多年前科尔沁部时兴的粗简袍服,而非受满人影响后的精细袍服。虽然奇怪,但好像也不难理解。
毕竟,这才是草原与科尔沁部真正的传承。
就好比,如今朝中极力主张满汉一家,满人宫妃们的箱笼里也大多存着几件袅袅娜娜的汉女衣饰,闲来无事穿一穿,贪个新鲜。
可一旦要去正经场合,还是会规规矩矩换上旗装。
理清楚这套衣饰的源起后,容温对其兴趣大增,主动让宫女帮她换上。
可出来往分毫可现的西洋舶来镜一站,便后悔了。
——她这身紫红搭翠绿,远远望去,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茄子成精了。
班第这什么眼神!
在满屋子宫女怯怯低笑中,饶是容温素来淡定,也忍不住捂脸。
第二日,万寿节。
容温当然不可能想不通,穿那身紫茄子装。
清早起来,换好朝服朝冠出门。
舆车与班第都侯在门外,容温视线第一时间捕捉到了昂然立于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