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3 / 5)
了,还有另外一桩事,得请公主拿主意。”元忞嬷嬷道,“下月初一便是端敏长公主的寿辰,公主瞧着,如何送礼合适?”
“……”容温莞尔,就算她把十六的满月摘下来给端敏长公主送去,端敏长公主怕也得嫌月亮圆得不够方,何必花那心思,“你按照规矩备礼,增加删减的,都不必。”
元忞嬷嬷应下,却未急着告辞,而是略显踌躇的望向容温。
容温挑眉与之对视片刻,挥手屏退左右宫女,开门见山道,“嬷嬷有话要说?”
她问得耿直,元忞嬷嬷应得同样耿直,“方才送公主回来的是额驸的七弟?公主可知,这位小七爷是什么身份,他的生母又是什么人?”
多尔济是庶子,身上未得爵位,便笼统称一声小七爷。
“多尔济是老台吉最小的庶子,生母自是妾室。”容温疑惑,眨眨眼,问道,“这有何不妥?”
自从宜妃把元忞嬷嬷送到公主府后,容温曾暗中观察过她。
元忞嬷嬷不仅模样生得细眉细眼,端肃板正,行事更是稳妥谨慎。她很是掂得清自己的身份,也明白宜妃送她来公主府的用意——只是为了替容温料理内宅庶务。
所以,她从不存讨好弄权的心思,也不会仗着掌事嬷嬷这重身份对容温指手画脚,只安心做好份内之事,旁的一句不多说,一样不多做。
容温与她当主仆这些日子,还是第一次听她提及旁的。
“自是不妥。”元忞嬷嬷沉声道,“那位小七爷的生母,可不是什么妾室,而是最最低贱的帐中女奴。且至死,都是帐中女奴身份。那小七爷也是五岁左右,才被老台吉认下的。在此之前,他都是父不详的奴隶。公主这般身份,与他为伍,岂不是白白惹人笑话。”
蒙古人若按等级划分,大概能粗分为三类——王公贵族、喇嘛、平民。
王公贵族自不用说,便是达尔罕王爷、班第这些人。
喇嘛——意为“上师”“和尚”等。
因大清皇帝在蒙古之地盛崇藏传佛教,兴修寺庙,男子若为喇嘛,不仅可免税免劳役,还能享各种供给,地位也比普通平民高上不少。所以,有许多年轻蒙古男子愿意出家去做喇嘛。
平民又分两类,一为旗民;一为寺庙属民。
旗民即札萨克旗主旗下所属百姓,也可细分为两类,一是苏木属民,一是农牧奴。
苏木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