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1 / 5)
再说大绒村里张翠花正忙着培养接班人呢!
唐秋雨今年开学不负众望的跳级成功了,对此唐三季两口子差点喜极而泣。
不容易呀!终于要打包走人了!
儿子表现好,必须提高伙食质量啊;顺便提醒他,这半年再加把劲,要不然苗拔高了考不上大学还得在家窝着可咋办!要是真那样,只能杂粮窝头管饱了。
来自老父老母的关心支持,绝对是不掺假的嫌弃。
对此唐秋雨表示:确认过眼神,是反抗不了的人;他能怎么办,为了不一毕业就被扫地出门,只好含泪苦读了!
朝着去京市迈向了一大步,剩下的咫尺之远也不在考虑范围内,张翠花欢欢喜喜加班加点的交接了起来。
不料过程中遇到了一点小波折。
原来这做吃食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反复试验还得看天份。
有的人耳提命面她也做不出那个味来,有的稍微点拨点拨就能整一桌丰盛的席面。
虽说张翠花一直都在培养年轻人,可临到头上发现人还是少啊!
根本不够用。
为了以后不出现一人有事就被迫停摆的场景,张翠花把自己会的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这一划拉才发现她会的还真不少!
像什么酱料、糕点、面包、罐头等等粗粗数下来七八种嘞!
每样教两个人,也得十好几个;更别说有的两个人根本不行。
顶上去一批未来的大师傅,下头人手明显不足。
加上以前有的东西无法用机器操作,随着社会发展现在能用了,那不得配备上么;毕竟要想壮大,成为行业领头羊,必须走流水线生产才行。
于是在大量缺乏工人的情况下,张翠花的交接只能暂停下来,先搞一波招聘再说。
唐小雪抽空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听说了这事。
毕竟她妈满腔要交接的热血得不到发泄,很是需要倾诉一番。
听完后,唐小雪鉴于之前招工出现的问题,结合了京市做得比较好的厂子,提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所以,这次的食品厂招聘会,先由厂里用人小组拟定出具体招工的职位,人数和要求;写清楚每个岗位工作要求和用人要求,其次标注好工资待遇,奖惩制度,工作时间等;再通过厂管理层复核审批。
最后把报名日期、面试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