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灯盏辛(三)(1 / 4)
时下京中痘疫横行, 平帝爷的几个孩子有一小半都夭折到了这上头。而蒙藏之地, 天气凉爽, 很少有痘疫泛滥, 蒙藏的使臣王公也曾因为京里的痘疫而几次不敢入宫朝见,因而平帝爷就在热河修了行宫,以扶绥蒙藏王公。
这阵子, 萧恪并不算是清闲,他在四知书屋里接见了几位蒙古台吉,在台吉们离开之后,工部的大臣郑成光提出,不如借此御驾亲临热河之际,重修古北口长城。
萧恪捏着狼毫笔淡淡地说:“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正因有此四知,才给这间书屋取名为四知书屋,知柔知刚,便是要分得出如何刚柔并济,你们和朕都是一道从丽正门进的行宫, 朕问你们,丽正门上头写了什么字?”
他的目光环顾过在场的每一个臣子,他的语气十分平静:“你们有人看见了有人没看见, 朕告诉你们,上头用的是满蒙汉藏四种语言写的匾额,这个江山不仅仅是朕一个人的,是朕的也是你们的, 更是天下所有人的。如今举国上下,战事都已平定,古北口长城是前明时抵御外侮的防御工事,自平帝晚年间已经荒弃,朕如今重修岂不是破坏了与蒙古的情谊?”
这一重也是朝臣们没想到的一层,萧恪把目光落回到奏折上:“如今,长城再也不是大佑防御北方蒙古的壁垒,而蒙古才是我们大佑真正的铜墙铁壁。”
臣子们口中称是,有几名平帝爷年间提拔的老臣眼中,都流露出了几分淡淡的笑意来。不知道从哪一日起,才慢慢觉得皇帝变了,早年间那位只知道大行杀伐的皇帝,慢慢收起了他的锋利,开始以一种更和缓的方式,无声无息地把控着这个王朝的每一个角落。
怀柔远人,说起来容易,萧恪比他们这些老臣们想象得做得更好。
散了议事已经到了正午,萧恪传了肩舆去万壑松风殿,避暑山庄除了几座主要的宫殿之外,举国上下的许许多多著名景点,在避暑山庄的东侧建了仿制版。山庄的北侧是仿照北方蒙古草原的广袤操场,西侧是层峦叠嶂的起伏山脉与丘陵,南侧是仿照中原的平原沃野。
夏风送爽,吹起了萧恪的衣袍下摆,他走进了万壑松风殿的门,就听见陆青婵在和子苓说话,不知道说了什么,她轻轻地笑了起来,像是暖玉落盘,柔旎地流淌过萧恪的心上,他进了门,坐在脚踏上的子苓忙站起来给他行礼。
萧恪坐到陆青婵身边,她脸上的小划痕已经愈合,手臂上那些狰狞的伤口也在慢慢恢复,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