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不找他(4 / 5)
好到能在一个月之内进出地宫七次都手脚齐全,没变成飞灰。
王皇后脸上的疑惑一点没消散,不过明帝这样说了,她也不能一直问个不停。又想到明帝的叮嘱,王皇后也不敢旁敲侧击去问迟迟。
总之小孙女平平安安,没有被骗就好了。
王皇后松了口气,但明帝却不行。他还要偷偷观察,看小孙女是不是真的再也不去地宫了。
年假过得飞快,转眼就是初六。明帝在兴庆殿开了笔,就开始正式上朝了。这一回,他是带着迟迟一起去的。
和之前的春节宴一样,迟迟的位置在皇祖父坐着的宝座后面,前面则挂了一面竹帘。她可以从竹帘的缝隙里清楚地看到下首站着的每个人,不过这些人却不可能看到她。朝臣们也没那个胆子,敢当着明帝的面,直视他的小孙女。
第一次跟着上朝,迟迟十分光荣地,听晕了。
没有议事厅那么激烈,兴庆殿好歹是个正式隆重的场合,大臣们也都文质彬彬,端着读书人的矜持,在底下兵不血刃地你来我往。
但上奏的事都是要扯皮的,你说我不行,我还觉得你不行呢。在明帝拍板之前,大家就要拼命阐述我方观点和论据,最好能引经据典,用典故事实先把对方给砸死。
迟迟没读过那么多典故,也不知道那么多史实。之前十四年里,身为大齐唯一的小公主,她一直都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就算读书也是兴起了才看一眼。和她一起玩的岳思亭,还要痛苦地背《女诫》、《女训》,关在闺房里学女工,而迟迟根本不用。
没有人敢要求这位小公主该怎么做,该怎么说。她想做什么都可以,想说什么也都可以。这样看起来,迟迟没有长成一个跋扈嚣张的公主,真的也是明帝与王皇后教养有方,再加上上辈子积了很厚很厚的福。
可是成了小皇储之后,迟迟就不能这样了。就算明帝已经想好,尽早替小孙女寻一个合适的夫婿,等小孙女生下小小皇储,他就可以手把手教曾孙如何治理天下。等他百年之后,迟迟也可以继续安安心心当无忧无虑的皇太后或者太上皇。
但在那之前,还是要由迟迟自己来面对一些事情。
比如大臣们讲的听也听不懂的典故。
一回到柔仪殿,迟迟就跑去翻书了。她甚至有点后悔,没有带着笔墨去,这样的话,就可以记更多大臣们讲的话了。下次要记得带才行。
看见小孙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