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小石潭记(三)(3 / 5)
头,道:“没什么。”他觉得今天的事情自己没错,错的是那帮小孩子,可是在父亲面前,他却觉得没那么足的底气了。
谢安歌便看向兰轩。
谢兰轩看了一眼大哥,给了哥哥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便又叽里呱啦地把整件事,包括刚才和妹妹之间的话说了一通。
谢安歌耐心地听小儿子说完,才和颜悦色地对云轩道:“你并没有说错,也没有做错。”
谢兰轩和谢云轩都惊讶地看着平时对他们颇为严厉的父亲,奇怪他今天怎么这么温和。
谢兰轩是满心不服气,觉得哥哥明明是书读多了读傻了;而谢云轩本来正纠结着,见父亲没责备他,不免精神一振。
谢安歌继续道:“孟子的话,自然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你还记得这话,他是对谁说的?”
“对梁惠王。”谢云轩想也不用想就脱口而出。
“是啊,梁惠王是什么人?是一国之君。而你面对的是什么人?是贫家小儿。天下道理虽然是相通的,可对什么人,就该说什么话。你对那些小儿说‘数罟不入洿池’,第一个,他们听不懂;第二个,他们家境贫寒,吃了上顿没下顿,就如你弟弟说的那样,他们等不到鱼长大。再说,你就记得‘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你难道忘了先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吗?”
谢安歌说到这里顿了一下,看了兄弟俩一眼,只见云轩一脸的惭愧,而兰轩骄傲地挺起胸膛,他觉得他爹称赞了他。
相比大儿子云轩,小儿子兰轩要跳脱许多,贪玩不爱读书,全凭本心,有时倒显得聪明有机变;云轩沉稳则沉稳了,毕竟生在锦绣堆里,没经过什么事,有时却显得太拘泥了。
谢安歌不动声色,继续道:“第三个,孔子也说过‘过犹不及’,只要不竭泽而渔、赶尽杀绝,就能生生不息,又何必太过苛求呢。”
谢云轩想了想,俊雅的脸上闪过羞赧之色,他觉得父亲说得有理:“爹,我错了。”他想明白了就很干脆地认了错。
“你能想明白就好。”谢安歌很欣慰,“你喜欢读书,并想着教化百姓,这本意是极好的,但也要切合实际,不能想当然。你应该也记得《春秋》里管仲说的话吧?”
谢云轩迟疑地问:“爹说的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句吗?”
“不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第一重要的是填饱肚子,这才能想到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