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转机(三合一)(6 / 11)
有人有古建国那样深的人脉和经济基础。
要知道,古建国给人家各个厂子里带东西,那都是他自己先垫钱的。
他倒是不怕人家厂子赖他的账。一是这些东西都是他看好的好东西,这家不给钱票的还可以另外找别家,总会有人稀罕的,他不愁卖不出去。二是要是真的一个不好东西真的搁手里了,他也不怕。大不了他就给自家和熟人们都分上一分,就当是自己请大家吃点儿好的也就罢了,他出的起这个钱。
但这样的不怕亏本是别的人根本做不到的,他们大多都没有那个本钱。而古建国这活儿跟各个厂子里说的是事后给人家生产队上送钱票,但其实都是他自个儿当场就给人家结清了的。
这些生产队上也是看在这当场给钱票的份上才能痛快的交货的。谁也不傻不是,这万一中间有个什么差错,吃亏的可都得是他们这些农民。
所以这也就是古建国为什么能收上来东西的原因了,他就是抓住了生产队上对于他能给人立马变现的优势,彼此之间才有了合作的基础了。放在那不知底里的还不当场给钱的人身上,人家队上压根儿连有这些东西的消息都不会漏出来给你知道的。
所以也别说古建国挣这个钱正经不正经,这也是人家有那个魄力和能力才能办下来的事儿,说好听点也算得上是帮着合理配置资源了不是。
这回这事情也是。赶着快要中秋国庆节了,虽然这年月不好明着过中秋节吧,但华国人几千年的传承哪能那么容易改变的,大家不过都是打着国庆的旗号,早在中秋节前就把这福利给职工们往下发的。
古建国这次是帮着厂里联系到了一批豆油,使得纺织厂这次给职工们发的节礼格外的受欢迎。
油这东西在这年月可不是金贵嘛,大部分家庭一般都是用纱布蘸点油,抹个锅底就炒菜的,不然一年到头供应的那点儿油压根儿就不够吃。
这次也算是赶巧了,叫古建国遇上了那大豆丰收的生产队。虽是大多交了公粮了,但这队上给各家也都分了不少的豆子。这些队员们舍不得吃,刚好叫古建国给碰上了,他就许出去了好些工业卷粮票布票什么的,给收上来了一批榨好的豆油。
量算得上挺多的,给自家留够了后,剩下的他就都给了纺织厂的后勤部了。
后勤这边跟领导们一开会,赶着过节,就当节礼给一些劳动模范,表现好的职工们什么的发下去了。
古建国也算是从中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