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拜师(三合一)(10 / 11)
由于二人毕竟身份特殊,他们也没那个立场再去张口麻烦古家再帮他们什么了。
可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家这个小弟子小小年纪还能为他们考虑到这一点,做出这样的行动。
无论她是出于本身的善良大方,愿意把自己的东西跟别人分享,抑或是她是看出了他们两个做老师的的心思了,想帮着他们减少这方面的担忧才做出的选择,这都是小姑娘的心意啊。
两人被古明妍的做法备受感动的同时,对着她的喜爱那是又加重了几分的,之后教起书来,也更是尽心尽力,毫无保留了。
毕竟这教古明妍也算得上是间接的给自家亲孙子外孙们授业了,两人哪里还有不尽心的道理啊。
古明妍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两位老师对自己的授业更加尽心了,想来也是自己的做法触动了他们,当下自是更加努力的吸收知识,如同海绵一样不断的充实自己。
时间就在古明妍跟着周老和林老的深入学习中慢慢地滑过。
转眼间冬天过去,冰雪消融。
三月的到来,不仅带来了温暖的春风,也给古家村带来了一批新的客人。
随着全国上下运动的深入,城市人口过剩,不得不把大量的城市青年安排到更广阔的农村,以期解决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吃饭问。这就是著名的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大/革/命结束为止的知青下乡运动。
知青下乡运动已经开始很多年了,古家村周边的几个村子也都被陆续安排了些城里来的知青。
而这回,就轮到古家村了。
六八年的三月中旬,古家村生产大队的陈大队长拉着队上的牛车,去安城的知青点接回了这次安排给古家村的知青。
这些知青三男三女一共六人,年龄大多在十五岁到二十岁之间,来自的地方也各不相同。
其中两个女生是海市的,另外一个年纪最小的女知青也是打南方的某个小城市来的。三个男知青中有两个是东省济市的,还有一个来自云省。
天南海北的,几人就这么被聚到了古家村。
生产队提前接到了消息,给即将到来的知青们盖好了砖瓦房建的知青点,让他们能有地方落脚,也安排了队员帮着教他们做饭和农活。
这几个人最初刚来的时候都还不大适应,不过看着也都在尽力的学习适应新环境,一时之间,除了村民们对这些细皮嫩肉的城里娃子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