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水生火热(1 / 6)
要说‘海防’与‘塞防’之争,就不不得不说所谓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也是后世公认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得到非凡赞誉,谥号“文忠”是清帝表彰他终身维护朝廷权益辛劳所赐,维新派尊他为“首”,颂他为习洋“技”开先河,当下依旧对他推崇,赞他变革开拓,范文澜评之“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出生在福建福州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家庭。他的人生轨迹按封建仕途前行,20岁中举人,26岁金榜题名中进士,后历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成为汉臣中受清帝重用之人。
1838年,林则徐受命广东禁烟,改变天朝对外夷的陋见,知觉“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论断之愚昧,接触外部世界,采访夷情,收集外文书刊,招募低出身懂洋文的百姓入钦差行辕,翻译西方著作。其组织翻译的《四洲志》问世,为国人打开世界人文地理之门。
林则徐禁烟深得人心,又兼整顿海防筹备战守,使得洋人在广东灰头土脸,鸦,片贸易就此阻隔。英军不甘受制,悍然发动战争,清军整饬不力,节节败退,割地赔款,林则徐为此削去官职充军伊犁。
其途经扬州,赠送魏源《四洲志》译本,《海国图志》由此出版,“善师制夷”影响至今。1846年,清道光皇帝重新启用林则徐,授陕甘总督、云贵总督要职,1849年林则徐称病告老还乡,途径长沙,接见左宗棠,尊为上宾,两人彻夜畅谈,在国人众议抗英海战之时,林则徐深感西北边防威胁日近,国境守备薄弱松弛,沙俄骑兵驰骋无阻,预见“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其死后十余年,沙俄兵不血刃侵占清国150万平方公里,不详预言终成现实。林则徐对广州十三洋行的担忧,对禁烟失败的不甘,临终不忘“星斗南”,终成历史铭记的民族英雄。
林则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离粤之时向奕山贡献六策,首要即“海疆长久之计”乃筹办“外海水师”。林则徐担忧“徒守于陆,不与水战,此常不给之势”。这一反省,从重陆防转变为重海防,击碎中国千年重陆轻海的陋见,提出“有船有炮,水军主之,往来海中追奔逐北,彼所能往者,我亦能往,岸上军尽可十撤其九”的思想,坚定认为要保卫陆上城邑,须有水师控制大海。
林则徐“制海权”思想的萌芽早于洋务派二三十年,这是封建王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